【本報綜合報導】僧眾雖言出家,但心從未放棄度世。中國北京清華大學一名哲學系畢業生為尋找「哲學中沒找到的答案」,出家為僧八年,期間他收養了二十六名遭棄的病兒,其中多數在感化下投入佛門,而他為病兒的生活費及醫藥費四處籌錢,原本建寺的宏願也暫時擱置。
《華商報》報導,一九九五年出家前,智宏法師是清華大學哲學系學生,畢業後,身為普陀山佛學院教師的他,在陝西秦嶺山下的寺廟落腳。二○○一年春天,收養了一個被丟棄在寺門口的小女孩。
此後,不斷有人將棄兒放在寺門,至今已收養二十四名女孩及二名男孩。被遺棄的小孩,絕大多數都身患疾病,只有去年收養的「緣緣」是唯一例外。
智宏法師說,「養大他們,我從沒想過要左右她們的思想,但女孩們大多選擇出家,也許是習慣寺院的單純生活吧。」
平時,智宏法師種菜維生,所收穫的農作物不僅用於吃喝,還是寺院孩子讀書看病的支柱。這些孩子撿回來時大多身患疾病,但他硬是籌足了錢,讓大家恢復健康。
像棄兒「卉卉」,被撿回來的時候根本沒上頜,根本無法聽清楚她的發音,但智宏法師帶她做了兩次復康手術。雖然每次手術費都超過人民幣二萬,但卉卉恢復情況良好,「再做一次手術,就和一般人沒兩樣了。」
為了孩子的讀書、生活、治病,智宏法師修建寺院大殿的事一直拖延,但正如他所言,「若看到孩子的苦難卻視而不見,念佛又有什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