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第六十一屆法蘭克福國際書展開幕,中國是這次主題國,這也是繼京奧之後中國舉行的最重要對外文化展示活動,推展文化軟實力。
一張長四十公尺的白色宣紙懸浮在半空中,底下上千個活字排成一個文字方陣,中心圍著一個白沙築成的水池,一滴虛擬的墨滴影像緩緩滴入池中,觀者彷彿正走入一位中國書法家未完成的書卷中…。
主題國的中國館於當地時間十三日晚上開幕。設計師李繼偉,將紙張、活字印刷、書本、墨滴等文字基本元素,把抽象融入設計,展示從甲骨文到E時代的中國圖書史。和過去幾屆書展中,中國館總是以牌樓、大紅燈籠強調中國意象,本屆中國館教人驚豔。
活字陣外,一面由萬本線裝書組成的書牆蜿蜒,形成一條「閱讀之河」。順著這條河,中國出版歷史依著時序展出,從甲骨文造紙術、印刷術的發明,一直到數位時代的電子書。書牆外放置著孔子、蔡倫的雕像,吸引不少外國讀者與這些「古代名人」合照。
法蘭克福書展的戶外廣場上則搭起無數大帳篷。書展五天期間,將有一連串中國表演藝術在此上演,包括武術、川劇、京劇、風箏、皮影戲少數民族舞蹈表演等。另有藝術市集展售剪紙、年畫、木刻等中國藝術品。
此次書展是中國在「建國六十周年」大典後首度參加的國際活動,中國傾力製造「大國崛起」氣勢。官方宣稱帶領千位出版人、百位作家參展。包括知名作家莫言、余華、蘇童、于丹、王蒙,音樂家郎朗等均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