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耕致富】迅速致富 非理財

劉凱平 |2009.09.30
451觀看次
字級



對投資理財極有興趣的小李,從大學時代開始,到進入社會工作,一直花許多時間在吸收理財資訊上,希望能迅速累積財富。他除了收看理財節目,大量閱讀跟理財相關的書報雜誌,參加投資說明會,還常往銀行跑,聽取理財專員提供的市場訊息,並且交換心得。

因此,現在誰的投資績效最好?或是市場上有什麼最新的投資商品,他總能瞭如指掌,他的朋友覺得他是投資理財的專家,給他起了個「理財達人」的封號。

但是接連幾次的投資失利後,小李仔細回想這些年來,花費了那麼多的時間、心力在投資理財上,實際上的理財成果還是一塌糊塗,而非當初所想的迅速致富;更重要的是,在過程中他沒有感受到生活品質提升,也不覺得理財這件事讓他變得更「快樂」,他不禁要想,這麼努力的理財不對嗎?

小李的情況,你可能聽來並不陌生,因為我們身邊,有太多人都面臨跟小李一樣的情況,問著相同的問題。他們之所以會面臨這樣的困境,主要原因是在於「理財常識」(Financial Literacy)的不足。

理財常識指的是,能夠對自身的財務狀況及客觀的理財環境有正確的認知,進而在財務的管理上做出正確決定,所應該具備的能力。這當中包含的層面相當廣,從釐清理財需求,到正確的投資觀念,以及基本的保險稅務知識,都屬於此一範疇。

目前全球共同面臨的挑戰,就是在高齡化的威脅下,社會大眾普遍缺乏理財常識,理財常識不足的結果,就會讓投資人做出各種錯誤的理財行為。

回到小李的案例,他面臨第一個理財常識不足的問題,就是自己不知道「迅速致富」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理財規畫所強調的重點,是釐清自己的短中長期理財目標、管理收支,依靠良好的紀律,進行長期投資。這些重點步驟談的都不是迅速致富,因為成功的理財是沒有捷徑可走的!

迅速致富是發財,發財需要的是投機,而投機往往導致失敗的理財結果。如果不先把理財最根本的功能和意義釐清,就會像小李一樣,追求了無數的理財資訊,結果還是徒勞無功。


劉凱平/台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秘書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