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行政院長吳敦義上任後倡言庶民經濟指標,經建會昨天表示,生活物價指數參考南韓的消費者物價指數,編制方式已達成共識,主計處近期將試編提報行政院,若順利通過,最快下周主計處公布九月物價概況時,即公布試編的生活物價指數,每月公布。
行政院副院長朱立倫日前表示,希望經建會十月十六日前訂出生活物價指數,經建會與主計處開會研擬編制方法,並達成共識,將由主計處每月既有的四百二十四項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調查項目群中,挑出與民眾民生、消費最相關的品項,再根據不同權重,最後編制成生活物價指數。
經建會官員舉例表示,颱風來襲,葉果價格飆漲,但整體食物類占CPI權數為百分之二十六,反映在整體CPI後並不如單項漲幅明顯,也與每天上市場買菜的民眾感受有落差,未來有生活物價指數,可望更直接反應與民眾民生消費物價的變動。
官員說,生活物價指數可能包含食物類、能源類、水電等大項,由於每個人對何謂民生消費相關的品項定義不同,例如菜籃族關心的民生品項,與科技族在意的品項可能不同,因此未來生活物價指數上路後,將試辦幾個月再調整,確定包含的品項貼近多數民眾的感受。
主計處十月五日將公布九月最新消費者物價統計,經建會表示,無論是否來得及公布生活物價指數,主計處都將加強說明與消費民生變動較大的項目。
經建會表示,生活物價指數編制方式將參考南韓,南韓消費者物價指數包含四百九十八項品項,以三大原則挑出一百五十二項基本生活必需品,也就是以無論民眾所得高低都必須消費的必需品,編制成生活物價指數;其編制原則,第一項是每日必需食物類,第二項為每季至少消費一次以上的物品,第三項為對價格敏感的品項,如能源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