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微軟公司研究員戈登‧貝爾過去十年間一直用錄像機、硬盤等電子設備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將記憶「電子化」。他的同事吉姆‧格默爾開發出一套軟件,專門用於「電子記憶」的整理、索引以及訪問等操作。貝爾表示,這種數字化的「電子大腦」永遠不會忘事,不必再為想不起事情而煩愁。
已經七十五歲的貝爾每天都用錄像機、照相機和錄音設備記錄自己的對話、上下班、出遊等活動,同時將用餐收據、郵件、賬單和病歷等拍照,一並儲存在硬盤裡。他的「電子記憶」總儲量現階段已超過三百五十G。
貝爾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記者:「我記錄的大部分是日常瑣事。只會在重要的場合帶上感應照相機,它能自動拍下我想記住的事情」。
貝爾認為「電子記憶」比大腦記憶好。因為只要硬盤空間足夠大,「電子記憶」就不會「遺忘」。貝爾說:「家人也逐漸認同我的做法。想想看,家裡需要一名『圖書管理員』記下生活中的細節」。
貝爾接受CNN採訪時說,人類不可能拒絕新技術,記憶「電子化」不可逆轉。他說,「我認為 所有東西都在「電子化」,包括照片、音樂、錄像等,我很樂意看到一個『更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