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博弈公投本周末舉行,支持的人提出所謂「賭博拚經濟」說帖,宣稱澎湖賭博合法化,一年能帶來五百萬觀光客、一萬就業機會、二十二億元地方分配稅收。
但說詞沒交代這些數據依據為何,我認為,「賭博拚經濟」犯了幾個邏輯謬誤:
首先,錯認賭博是「能增加財富的產業」。由於政府統計的GDP不包含非法賭博部分,主張賭博合法化能增加GDP的說法,不過是假借「化暗為明」的數字遊戲,來美化GDP帳;而且,就賭博本身而論,只不過是把「輸者的財富」轉移到「贏者」及「莊家」,對創造財富毫無幫助。
其次,錯認賭博能吸引觀光客。澎湖一直能吸引許多國內外觀光客,靠的是自然美景、多樣的生態環境、歷史古蹟、淳樸和善的鄉村文化,假如開放賭博,建賭場、旅館必須大興土木,必然與環境生態衝突,帶來的治安惡化問題,必然使淳樸和善鄉村文化崩毀,為澎湖的觀光帶來災難。
況且,賭博絕大部分利益將被投資的財團獲取,當地原有的觀光利益反而遭排擠,也會炒高物價,使居民的經濟受到傷害。
再者,錯認賭博能製造「就業機會」。賭博所製造的就業機會,不過在賭博場所打工,等於毒害青年的心靈,產生不良的價值觀與生活態度,甚至犯罪,對就業者的傷害遠大過助益。
「賭博產業能創造就業機會」最大的盲點,在於忽略「就業機會選擇權」,如果開放賭博造成澎湖的經濟活動賭博產業獨大,將迫使當地青年就業,除了賭博產業外,別無選擇,這並不能說是賭博「創造」了就業機會,而是「搶走」了其他產業的可能就業機會;此外,賭博產業將衍生地下經濟、色情行業,這種情況在外國早已證實。
此外,誤認賭博合法化能帶來選票。主張將賭博合法化的政客,眼中看到的是選票、樁腳,和財團的政治獻金,但這些人低估了「反賭力量」,目前,反賭人士、團體主要以宗教、軍公教、知識分子、當地觀光業者等為主,這些人的反賭信念堅定,不太可能動搖。
而支持賭博合法化的人,著眼的是短期利益,所以難以理直氣壯與反賭人士公開辯論,如果反賭人士能團結,形成輿論效應,支持賭博合法化的人將遭到反賭力量的強烈批判,對選票是負面影響。
建議澎湖人應評估開放博弈的負面影響,理智作判斷,不要被謬誤的邏輯誤導。
蔡坤蒼(台中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