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王維,盛唐詩人,生逢王朝輝煌耀眼的時刻,仕途也堪稱風光,人生未經喪亂,晚年的詩歌也飽含著他不與世爭的心境。真正甘心退隱,以自己的覺悟與調適,享受著山林的琴音與清靜。
老年是一首豐富的交響樂,現代作家林語堂晚年在〈早秋精神〉裡寫道:「無論國家和個人的生命,都會達到一個早秋精神瀰漫的時期,翠綠夾著黃褐,悲哀夾著歡樂,希望夾著追憶。」
生命到了某一時刻,春日的純真已成回憶,夏季的繁茂也餘音嫋嫋,這時候所瞻顧的不是如何奮鬥與成長,而是講究真誠度日,安下心來儲藏生命的熱力,等待放眼望去的冬季。「宛如一座失去夏日光彩的秋林,能保持經久的風貌。」
於是我們在王維的〈雪溪圖〉裡看到輞川的籬落、台榭與村屋,如何在墨與水的漬染下,流露隱者動靜融通的幽澹詩意;也在林語堂晚年的家常生活照片中,看到思想與智慧溫靄圓融的可掬笑靨。生命到了早秋時節,彷彿落葉隨風飛舞,只是那迴旋的樂章,既是歡歌也是輓歌。或許還是辛棄疾說得好: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