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報導】俗話說,河有頭,江有源。那中國第一大河—長江源頭又在那裡?據大陸官方記載,「長江發源於格拉丹東雪山冰川,長六千兩百零七點二公里。」
但這項紀錄已被來自大陸、美國、香港與台灣的探險團隊給推翻,不但源頭改成當曲支流,長度還增加六點五公里,堪稱二十一世紀最偉大的地理發現。
經典雜誌昨天公布由香港探險家黃效文率領十九名多國探險團隊,在東經九十四度三十分四十四點二秒、北緯三十二度三十六分十四點二秒,海拔五千一百七十公尺處,發現長江的新源頭當曲支流,總長達到六千兩百一十三點七公里。
這次探險是和前美國太空總署研究員馬丁‧魯塞克合作,先利用衛星空拍照片,搭配GPS衛星定位系統,找出大致位置,讓誤差在一公尺左右,然後在組團實地探勘,才找到當曲支流。
一路上探險隊員吃了不少苦,除了天氣變化外,還得應付來自人與動物的突發狀況。在幾千公尺海拔之上,約午後三時,氣溫就遽降到攝氏三度。隊員的手和臉被上炙熱的紫外線光曬成深褐色,而眼睛在冰川護目鏡保護下,讓臉和眼睛的膚色不同,活像「熊貓眼」。
整個探險行程也有溫馨的插曲,黃效文和隊友在一間寺廟停留時,探險學會的隨隊醫生替寺廟的僧侶與居民,做了一次大規模的視力測試,也讓高齡七十九歲次西鄧珠喇嘛的視力獲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