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畫民俗】山居挑水忙

劉興欽/圖‧口述 林少雯/記錄整理 |2009.09.17
1218觀看次
字級

客家人來到台灣,大都定居山區,李家東挑西選終於規畫好房屋的位置和座向,選定良辰吉時動土開工。不久,房子蓋好了,李家人歡歡喜喜地搬進新居。

新居什麼都好,就是離水源遠了點。從前鄉下人的飲用水大都來自山泉或井水。李家沒有水井,要挖一口井,是非常浩大的工程,談何容易,附近也沒有山泉,只能到山坡下面的小溪去挑水來用,於是李家開始過著辛勤挑水的日子。

挑水的工作,對大人小孩都是沉重的負擔。大人力氣大,一肩挑起兩桶水,一路搖搖晃晃、潑潑灑灑地走回家,到家時兩桶水都各剩半桶。

小孩子挑水就更難了,像李家那一對小姊弟,每天一大早就合力抬著一根竹竿,掛著一只空水桶,到溪邊去挑水。出門時挑著空桶子,走起路來輕鬆自如,有說有笑的,但是水桶裝滿了水之後,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只見這一對小姊弟,愁眉苦臉的一邊小心翼翼的走上山坡,一邊不時地伸手扶一扶那不停搖晃的水桶。

愛護弟弟的小姊姊,怕弟弟抬不動,又怕弟弟肩膀被扁擔壓痛了,體貼的將水桶一直往自己這邊拉,承擔了大部分的重量。雖然姊姊護弟心切,但是山路崎嶇不平,加上走路的搖晃,讓水桶裡的水不斷往外潑灑,一桶水抬到離家門不遠的石階前,已經剩下不到半桶了,這時弟弟不小心,腳底下踢到一塊突出地面的石頭,一個踉蹌,身子向前一傾,跌倒在地。不用說那肩上的竹竿立即滑落,剩下的半桶水跟著掉到地上,全部流光了。

小姊姊心疼的扶起弟弟,不停地揉著他踢痛的腳趾頭,幸好沒有受傷,小弟弟也很勇敢沒有哭。

姊弟倆又一起扛著水桶往溪邊走,繼續挑水。就這樣來來回回不停的挑,直到把廚房的水缸填滿為止。

李家姊弟辛苦挑水的情景,令小時候的劉興欽不勝唏噓,為此他寫了一首打油詩:

全家用水姊弟挑,

搖搖晃晃險摔跤;

到家溢出一大半,

幸好沒有閃到腰。

劉興欽家中用水就輕鬆愉快多了,他家用的是山泉水,為了怕挑水,聰明的他將竹子中間鑿空,當成水管,從山上一路將水引到家中的水缸裡,只要有水可用,他的媽媽大嬸婆就不會叫他去挑水。

每次他去巡視這些水管,看到竹管沿著山坡一截一截地接通,彎來轉去的連接了好幾百公尺長,冰涼清徹又甘甜的山泉,源源不絕地注入水缸,都讓他得意萬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