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軼事】洋人助戰 飛虎陳納德

孫偉 |2009.09.16
1045觀看次
字級

在抗戰期間,中國的沿海港口,全被日軍控制,外援物資,大多經由中印、滇緬公路,運至雲南昆明,再轉運戰時首都四川重慶。

沿途山路崎嶇,氣候多變,時而大雨滂沱;時而雲封霧鎖,又有日機不時在空中掃射轟炸,當年運輸之難之險,可說「難於上青天」、「危如累卵」。

一九四一年,美國陳納德將軍,率領航空隊蒞華,以「飛虎」為隊徽,與我國空軍並肩作戰,掌握了制空權,軍心士氣為之振奮,車輛運輸,無虞日機來襲。

`但是飛虎隊出航執行任務,遭到日軍地面砲火擊中,飛行員跳傘降落郊野林間,被村民發現,竟然遭受辱罵毆打。

陳將軍對此甚感不解與不滿!經地方官員訪詢,方曉原委:

在滿清時代,俄國(俄羅斯)強迫清廷簽訂尼布楚、璦琿不平等條約,蠶食中國東北疆土,國人仇恨俄國宿怨已深,美方飛行員被村民誤認為俄人。

經解說後,陳將軍乃釋懷。為了避免此類事件重演,政府發給飛虎隊員每人背心一件,背後繡著「青天白滿地紅」國旗,和「洋人助戰」四字,飛行員在登機前,務必身穿背心。從此,國人再發現跳傘或受傷飛虎隊員時,皆爭相搶救掩護。

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第二年,陳納德將軍率飛虎隊戴譽歸國。洋人助戰,飛虎英名,銘誌中、美兩國史冊,永垂不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