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春秋】 宋科舉 試卷需重抄

世義 |2009.09.16
1091觀看次
字級

考試作弊,自古有之,作弊就有抓弊,結果作弊、抓弊,各出奇招。

唐朝科舉考試的作弊現象嚴重,宋朝便對科舉進行了改革。

針對「托請」之風,宋代設置了鎖院,由皇帝臨時指定考官,接受任命後即刻搬進貢院(考場)隔離開來,不得與任何人往來,從而防止了考官與應試舉人通過會面,而達成互相徇私勾結的情況,這項政策就像現在的「闈場」的設置。

另外,學子應試完畢,考卷被收上來時,上面的籍貫、姓名個人資料也被密封,代之以號碼。

但宋朝統治者認為這一作法還不夠保險,擔心閱卷人認得考生字跡,於是,專門調派了大批吏役將試卷重抄一遍。

針對這些改革措施,才子們也「開發」了讓人嘆為觀止的作弊形式。比如對付密封試卷、重抄試卷之類的措施就是作記號。這種通過作記號的方式進行的作弊被稱為「通關節」。

宋以後,通關節的技術也愈來愈高明、愈來愈隱蔽,還出現了一個專門術語「用襻」,「襻」就是舊時襱上扣住鈕扣的套。往往約定的暗號為兩個字,好像衣服上的襻扣。在鍾毓龍《科場回憶錄》裡就有一則相關的記載:

杭州有個叫馮培元的探花,為了報答曾經資助他的富人,想讓這位富人的兒子考中,就幫他與人約定在答卷中寫兩個「襻」字,富人得到「襻」字以後,心花怒放,特意重金聘請一位謄錄書吏來謄錄試卷。

考試結束後,富人又熱情款待謄錄書吏。在酒酣之際,謄錄書吏得意洋洋地向富人邀功,說發現試卷中有兩個字不通,幫著改掉了,而這兩個字恰好是用於通關的「襻」字,弄得富人哭笑不得。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