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五日起在河南鞏義縣停留四天,目的除了禮佛,最重要的是用心感受嚮往已久的北魏石窟造像。
《觀佛三昧海經》載:「若有眾生於佛滅後,造立形象,幡花眾香持用供養,是人來世必得念佛清淨三昧」,並可「除卻百億那由他恒河沙劫生死之罪。」
隨著佛教的傳入中土,與中國固有文化融合,深入社會各階層,上至皇親貴戚,下至黎民百姓,為了弘揚佛法,及祈求佛陀的庇佑與賜福賜慧,爭相開窟造像,以求功德。綜觀出資鑿窟的功德主,以皇帝與皇后為最尊貴。皇室開窟造像,自十六國以來成為時代風尚,其中以北魏石刻最精美。
鞏縣有北魏精彩的「帝后禮佛圖」石刻造像,因而聞名。石窟中的一、三、四窟,窟內兩側石壁均雕鑿帝后禮佛之儀仗,刊刻人物有帝王、皇后、皇妃、太子、諸王文武重臣及侍從等,傘蓋、羽葆俱全,且規模盛大。
我在第一窟停留最久,也觀察最仔細,尤其南壁門東。皇帝禮佛圖高浮雕三列,第一列為三組,第一組共九人像,第一位是比丘像,身著博帶式袈裟位居前導,後有一菩提樹,高大通天,之後是頭戴冕旒的皇帝,旁有二侍者執儀仗前導,隨後則依序為太子及諸王等人。
返台後,對所見之前導比丘像記憶深刻,因此參考「皇帝禮佛圖」拓本,將這位身著博帶式袈裟之比丘造像,刻成肖形印作為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