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見》佛陀金襴袈裟

曾盈潔 |2009.09.10
4138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曾盈潔大樹報導】昨天,在千餘名法師、信徒的夾道迎請下,南韓通度寺住持頂宇法師將佛陀金襴袈裟,贈予兄弟寺佛光山,未來將供奉在佛陀紀念館內。佛光山住持心培和尚表示:「佛光山將盡全力保護、典藏這件難得的佛陀金襴袈裟,讓眾生得利。」 
    「因為有編織者、縫製者及住持和尚的願力相助,整個編製過程才會順行無礙。」三位負責編製佛陀金襴袈裟的工作者,懷抱著歡喜心完成這不可思議的任務。 (人間社記者陳碧雲攝)

佛陀金襴袈裟由明殊法師縫製、雲達法師持咒加持,而徐恩淑(法名:歡喜性)則負責編織袈裟的布。徐恩淑為尋找輕薄又有彈性的金絲,耗費將近兩個月時間,從南韓找到日本,才終於找到使用真金製作的絲線,但一天僅能用傳統手工編織器製出三十五公分長的布料。
  「金線相當脆弱敏感,只要接觸到些微塵灰即會斷線」,因此徐恩淑特地將編織場所選在工廠內部,還搭起一座帳篷,禁止外人進入。縫製階段時,地點移至通度寺,寺內新建一屋,專為製作佛陀金襴袈裟所用。為防止製作過程遭遇阻礙,寺方特於房屋四周結下大悲咒等印記,並由高僧大德進行結界儀式,更禮請歷代祖師加被護持。現年七十歲的明殊法師,因闊別三十年未拾針線,所以先透過靜坐方式,回想十九歲時學院老師所教授的製衣方法。開始製作後,因絲料與金線材質相仿,容易反光,再加上金線材質不易縫製,是相當耗費眼力及體力的工作。
從八月十五日至三十日,明殊法師每天自早齋後便開始縫製,一天約工作六小時,竟然在短短十五天內,便完成佛陀金襴袈裟。而且原本有肩痛腰酸等症狀的明殊法師,在製作過程中居然不藥而癒,身體輕盈自在,明殊法師讚歎道:「感謝佛陀加被!」
  而安靜地坐在一旁的雲達法師,不會縫製袈裟,也不懂編織布料,但卻是不可或缺的功臣。雲達法師主要任務在傳遞工廠與通度寺間訊息往來,以及持誦大悲咒設下結界,護持所有編製工作順利進行。(詳見九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