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新│知

 |2009.08.28
803觀看次
字級

印度用水無節制

上億人面臨水荒

科學家警告,印度北部地區毫無節制的使用水源,不但將威脅農作生產,也將引發嚴重水荒,屆時整個地區超過1億1000萬人將面臨無水可用的危機。

最新一期的科學雜誌《自然》(Nature)刊出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的一篇報導說,過去7年來,包括農作灌溉等人為活動,已經導致印度北部地區的地下水位,每年下降至少一呎。

科學家從航太總署的衛星資料發現,印度北部地區,包括首都德里、哈雅納省(Yaryana)、旁遮普省(Punjab)和拉吉斯坦省(Rajasthan),自2002年以來,地下水層消失的水量幾乎3倍於美國內華達州的米德湖(Lake Mead)蓄水量。米德湖也是全美國最大的人工水庫。

史丹佛研究新發現

一次多工無助於效率


美國「史丹佛大學」研究人員表示,當涉及到完成工作的時候,能同時進行多項工作是壞處而不是好處。研究人員指出,同時應付電子郵件、網路搜尋、簡訊聊天,並觀賞影片等網路接收工具的人,表現得往往比一次做好一件事的人來得糟糕。

身處網路時代,很多人可能同時聽iPod、上網看影片、開信箱看電子郵件。但「一心多用」的結果,很可能讓這些事,一件都沒有做好。史丹佛傳播學教授納斯表示,要處理的東西太多,反而讓他們無法專心。

參與研究的心理學助理教授華格納說,當一個人處於多種外在資訊來源不斷進來,或是過去記憶雜沓而來的情況中時,反而會讓當事者無法過濾與目前目標無關的訊息,而導致工作效率下降。

研究人員進行測驗時發現,多工者在記憶或組織資訊時,並沒有因為同時處理多件事而更勝一籌。而研究人員也正在了解,長期同時從事多項事務,是否會破壞集中注意力的能力,還有多工者是否天生如此,或者是後天才形成。

星與瑞士將攜手合作

研發微流體技術


新加坡科技局旗下新加坡製造科技研究所日前宣佈,和瑞士電能與微機電技術中心簽署諒解備忘錄,將進行微流體裝置與技術的研發。

新加坡製造科技研究所和瑞士電能與微機電技術中心將透過研究與人員交流,就微流體技術和微系統的研發,進行為期 3 年的合作,研究領域將包括微系統技術、環境監測、微流體和晶片實驗室等的開發。

科技局表示,微流體技術已經不斷被應用在噴墨列印、晶片實驗室、生物醫藥研究和診斷、化學實驗進程、水質監測和產生效能的替代能源等多元領域上。

根據法國市調機構資料統計,生命科學的微流體技術市場前景可期,到2012年就可達到20億美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