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語法句經】{32}愚人的老態

本覺法師 |2009.08.27
553觀看次
字級


「少學寡聞者,生長如牡牛,唯增長筋肉,而不增智慧。」

———《法句經》

(圖/李鎬信)

「少學寡聞」並不僅指一般知識,但如果連一般知識也懶得學,或因愚癡而不肯去學,那只會使自己離真理愈來愈遠。佛陀在之前已警惕世人,時時刻刻都在老去,因此不能不去改變愚昧而又充滿貪欲的人生。這裡,不得不進一步追問:一天二十四小時裡,究竟花多少時間來提升自我?佛陀正是要我們警惕這點。

佛教的根本修行法中有一種叫「五停心觀」,即: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數息觀及界分別觀,運用五種修行法消滅業障。對肉體執著或淫慾較重的人,可用不淨觀法門來對治;待人接物時易起瞋心者,應以慈悲心來觀察對方;若處事缺乏智慧,則須仔細觀察因緣道理,以智慧圓融的方法來行動;經常心浮氣躁、無法平靜的人,應觀察呼氣與吸氣來對治;我執很強、喜歡分別「我」與「他人」的人,則應以界分別觀來修行。以種種修行法來對治種種弊病,是追求智慧人生的第一步。

「五欲」為人生帶來歡樂的原動力。然而,欲望過多則成貪欲,可用不淨觀來自我約束。不淨觀是一種觀想身體極其汙穢不淨的方法。肉體是生命根本,若肉體只按喜好行動,就會變成貪欲根源,而會為了滿足貪欲造作惡業。觀想「此身汙穢不淨」,將能對治貪欲之心。此修行方法為靜靜坐著,仔細觀察身體所有狀態。

身體如臭皮囊,容易毀壞,各部位皆受病苦折磨,總有一天生命會到盡頭。死後,身體開始腐壞、發出惡臭,最後終成一堆白骨。肉身是髒穢、無法永恆的,當完全放下對肉身執著時,所有貪欲將消失,愚癡亦隨之化為烏有。透過身體洞察真理,心靈將變得平和自在,成為有智慧之人。

應該由此領悟到:如果對自己的人生沒有絲毫願景,陶醉於愚昧生活中、虛度光陰,隨歲月流逝而長肉變胖,卻不增智慧。

為根除愚癡,我們應收攝心神,不再聽信邪言魔語,而要傾聽最高的導師—佛陀的教誨。此外,還得抱持馬上將所學所聞付諸實踐的決心。應當覺悟,此事只有自己才能做到,完全無法假手他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