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訪佛光山 歌聲鼓舞災民

莊姿婷 |2009.08.26
1001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莊姿婷大樹報導】帶領原民隨著旋律輕哼著「那嚕灣~喔嗨唷~」的基督教旗山召會與原音樂舞文化藝術團,昨天造訪佛光山安置中心,並以各族的原民音樂以及詩歌吟唱關懷住民,鼓勵大家打開心門、好好生活。     (人間社記者莊姿婷攝)

「透過我們的快樂給已離開的人,讓接收到快樂的人能夠放下,我們的心永遠在一起,讓我們把悲傷化成力量。」帶著眾人一起閉上眼睛禱告祈福的基督教旗山召會薛英蘭表示:「原住民中有百分之九十都是基督徒,在主耶穌裡我們都是兄弟姊妹,藉著禱告重建大家的心靈、堅固信仰,長遠下來都是無形中的幫助。」

原音樂舞文化藝術團中包含十四個原住民族,總召集人阿穆伊本身則是阿美族人,看到同樣身為原住民、卻因為土石流而流離失所的同胞時,她感到相當心疼,「就因為感同身受,所以我們選擇用原住民在生活中都離不開的『音樂聲』,來陪伴大家從驚慌悲傷的記憶走出來」。

阿穆伊進一步指出,帶領原住民透過「聲音」將八八風災至今、心中始終壓抑住的情緒與壓力,藉由傳達宣洩而出,不僅可以讓大家面對這份隱藏住的情緒,更可以把心中的驚慌恐懼逐漸轉換成正面的能量,「這也就是心靈重建的關鍵」。

除此之外,原音樂舞文化藝術團團員之一的巴奈‧拿吉本身也是一位心靈老師,透過肢體、歌聲以及語言的表達,從釋放、沉澱、平靜三個層面安撫受創者內在的心靈,並陪伴出走其黑暗面;攝影師楊明仁亦具有法律諮詢師的身分,提供原住民們相關疑難症的建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