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李雅婷大樹報導】「外面的大樹下,已經設有吃檳榔、抽菸區,請大家務必到外面,不要在室內抽菸!」來自那瑪夏鄉瑪雅村布農族的的孫同發,不時拿著麥克風向佛光山安置中心的居民宣布注意事項。

「佛光山安置中心自治會」十五日成立後,在佛光山福慧家園裡,不時可以聽到夾雜母語的擴音廣播,宣布著大大小小的注意事項。孫同發表示,住在佛光山的居民都覺得沒有受到信仰壓力,秉持「互相尊重」共識,自治會決議把不適宜在殿堂內的飲食習慣另設區域。 
「因為吃檳榔、抽菸已經是村民既定的生活方式,不太可能禁止,不如有制度的開放,以不造成環境髒亂為原則。」孫同發說,全村村民約有一千人,安置在佛光山的約有五百人。 
「我這裡的手機電池已經二十顆啦,請有遺失的人自己來認領唷!」盡忠職守的孫同發,不時的注意室內的大眾,即使是芝麻小事,只要一有狀況,他就會馬上前去關心。除了宣布自治會的決議,令人感動的是,他也透過擴音器,告訴大家,來自各界的資源,要珍惜不要浪費。「我們不是可憐人,但是我們珍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