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金融危機之下,全球銀行實力大洗牌。香港《文匯報》引述中國銀行《財經述評》說,二○○九年世界千大銀行排行榜顯示,銀行業獲利能力已從西方慢慢移向東方。中國銀行搶爭上游,上榜業者稅前盈餘已成榜首,日本居次。
其中,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躍居全球排行第一、二、四名,聲勢如日中天。
10家大失血銀行
6家在美國
從英國《銀行家》公布的世界千大銀行榜單與盈虧情況,可知全球銀行業陷入一九三○年代大蕭條以來最險惡的經營環境。千大銀行的全體盈餘,二○○七年是七千八百億美元,隔年劇減成一千一百五十億美元,縮水百分之八十五點三。
銀行千大榜上的一百五十二家美國銀行,二○○八年的稅前虧損共九百十億美元,其稅前盈餘占千大銀行總盈餘的比例從二○○七年的百分之十四倒轉成負百分之七十九;歐盟二十七國則從百分之四十一變成負百分之十四。
至於全球金融業虧損情況,此次共蒸發一兆零四百七億美元(約台幣三十四點二兆),其中美國業者即占五千八百二十六億美元,虧損最大的十家銀行裡,六家就是美國銀行。但虧損最慘的是皇家蘇格蘭銀行,消失五百九十三億美元;其次才是美國的花旗和富國,分別虧損五百三十億、四百七十七億美元。
中國上榜52業者
沒一家虧損
歐美銀行大衰退,美國上榜者從兩年前的一百八十五家掉到一百五十九家;歐盟則從二百七十九家,掉到二百五十八家。而亞洲從一百七十四增加到一百九十三家,盈餘在千大銀行中的比例,從百分之十二點二躍升為百分之一百二十七。
中國銀行的盈餘也成為「逆市奇葩」,上榜銀行的稅前總盈餘即達八百四十五億美元,傲視群倫,且沒有一家虧損。美國和英國上榜銀行分別虧損九百十億和五百十二億美元。
中銀高級研究員張穎表示,榜單顯示,「在以高槓桿、高負債、複雜金融產品泡沫化為特徵的這場金融危機裡,擁有高儲蓄率的中國威望日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