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步入施錦山的家,門外昆蟲飼養盒、腐木、培養土等整齊擺放,家中的昆蟲標本更是琳瑯滿目,件件精采,他每學期提供三項親手製作的昆蟲標本給學校,作為孩子學業進步獎,拿到禮物的孩子均開心不已,施錦山也樂在其中。
施錦山任職於食品工廠,闖入昆蟲世界是近年三、四年來的事。他說,因為孩子教科書內有不少昆蟲單元,為協助孩子完成功課,他開始研究昆蟲生態與世代,一頭栽進昆蟲世界。
剛開始,施錦山只接觸兒子功課中提到的蟲蟲,之後參與生態團體活動,並參考相關書籍,了解牠們並與孩子互動。為了就近觀察,他開始養蟲、了解蟲的世代,並投入昆蟲標本製作,逐漸發現昆蟲迷人之處。
施錦山舉觀察黃胸泥壺蜂為例,他翻遍書籍,資料卻是少之又少,索性自己養,記錄、了解牠的世代。他說,黃胸泥壼蜂破蛹而出,變成成蟲需要六小時,但他為了徹底了解,足足花了二年多、拍了二十多次照,才完整拍成牠的一生。
這位認真的老爸與孩子一起飼養鍬形蟲、獨角仙、螳螂、蟋蟀等,每天下班後,更是與孩子討論蟲蟲的飼養、觀察蟲蟲成長的互動時間,親子關係好極了。蟲死了,就自己釘木盒做成精美的昆蟲標本,因製作精美,連昆蟲專家都眼睛為之一亮。
施錦山每學期送三項蟲蟲的世代記錄作品給學校,他說希望啟發孩子的好奇心,激發他們對昆蟲生態的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