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另類之旅 賞匾文、採果樂、訪名人故居

慕凡/文‧攝 |2009.08.01
1325觀看次
字級

和成年子女一同出遊,是難得的親子共享經驗。作者夫婦在一對兒女規畫、帶領下,進行一次難忘的日本京阪、東北之旅,除了到寺廟欣賞富含人生哲理的經文詩句,更拜訪〈荒城之月〉作詞者的故居,還前往日本本州最北方的「蘋果故鄉」青森縣採蘋果……
 
去年十月,遠赴日本東京大學進修的小女兒,即將完成碩士學位返國就業前,我與剛退休的老伴把握難得機會,邀她一起去自助旅行,一來祝賀她完成學業,二來借重她流利的日語,方便帶領我們暢遊一番。

兒子聽說後,也請了休假加入,於是我們三人赴日與女兒會合後,全家一起出遊十多天,玩遍京都、奈良、大阪、神戶等名勝古蹟。但和一般旅行團不同的是,女兒特別帶我們往日本東北地區最大城市仙台(宮城縣首府)去探訪名人故居,同時到最接近北海道的青森縣採蘋果,留下難得的回憶。

兩個孩子事先悄悄討論決定,旅遊費用全部由他們兄妹招待,不論舟車交通、遊覽行程、吃飯住宿都由他倆計畫、安排,外子和我只負責吃、喝、玩、樂就行,讓我們夫妻充分享受兒女承歡膝下之樂。

在連續十多天的同行途中,我深深領受到孩子們報答親恩的溫暖情意,在享受美好的時光中,我曾跟他倆說:「你們已長大到能夠帶路導遊,而爸媽還沒老到走不動,你們願意陪伴爸媽一起遊玩,媽媽感覺很高興、很快樂,也很謝謝你們的孝心。」

京阪寺廟詩文 真精采

兒女考量我們的體力和腳力,盡量安排富有歷史意義,需要細細體會的景點,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日本京都、大阪地區許多名寺,常有清修的高僧或道士,寫下許多經句、名言或題字,充滿人生哲理,頗能發人深省。

以往我每到一處遊玩,都喜歡搜集一些勸世箴言、軼聞典故,領會先賢的智慧,因而獲益無窮。尤其這次遊日,有女兒陪伴同行,可以隨時翻譯,更讓我大有斬獲,現舉數例於後,並抒發心得感想。

石碑勸人宜善慈

在奈良的「福興寺」,入口不遠走道中,豎一石碑上書:

「慈眼視眾生,福壽海無量。」

我想,不論富貴或貧賤,眾生皆平等,不給人臉色看,不眼露兇光,而能以慈祥目光看人,就是功德無量,並得福壽無疆了。

奈良「清水寺」庭院中,有一張標語寫著:

「人之心,觀音心,心花怒放。」

它正揭示只要人人都有觀音慈悲之心,則必心花朵朵開,快樂無比了。

告示牌也富哲理

在往仙台「瑞巖寺」的小路旁,見一告示牌寫著:

「人在孤獨的時候,才會真正了解自己的心。」

可見人需要獨立思考,反覆探索內心,才能認清自己。

在京都「東本願寺」參觀時,驚喜地發現一長排櫥窗內,展示了日文打字的名言,且有作者大名,並且附上英、中、韓文對照,每一段話都很精采,我趕緊抄錄,今舉例如下:

「超越苦之路,即在於學會以苦為用之中。」─蓬茨祖運

做人要把吃苦當作吃補,接受考驗、磨練,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最後才能苦盡甘來。

東本願寺文采豐 

「虛度一日,將會成為虛度一生。」─金子大榮

活在當下最重要,明天只是一個幻想,把握今天最踏實。今日有努力,明日才會成功,浪費掉今天,明天那有希望,人生就白白度過了。

「看別人是鬼的人,自己也是鬼。」─我量深以小人之心揣測君子之腹,這全是作賊心虛的原故,看別人就是對照自己最好的鏡子。

此外,在一處洗手台旁,也貼著這樣標語:

「以怨報怨,怨無止境。」─法句經

用怨行去報怨事,環環相扣怨恨何時了,唯有以德報怨才能止怨。原諒別人就是寬待自己啊!

處處可見勸世句

走出東本願寺大門後,又發現它圍牆上寫著一排斗大的日文,趕緊喊回女兒翻譯出來,原來是說:

「讓我們來發現活著的意義和喜悅。」

好極了!這句話和我的人生理念很契合,我到處努力學習,追求成長,正是為了探索生命的意義和喜悅啊!

這次赴日旅遊,我記錄了三本筆記本的資料,真是收穫滿行囊啊!

銀閣寺龍飛鳳舞

在「銀閣寺」靠近出口處,有一販賣紀念品的小屋,我正觀賞展示在外牆上的樣品,乍見兩句話,右聯寫著:「彩鶴舞丹宵」,左聯有五個字寫得較潦草無法辨認,請女兒過來幫忙看,她也猜不出來,這時正巧瞄到老板的目光投向我們,我就對女兒說:「去請問那位歐吉桑好了。」女兒用日語請教他,他很溫和有禮的回話,原來是:「直心即道場」我趕緊抄下來,像如獲至寶般歡喜。

我又瞄到另一首詩句,趕緊又抄下,當然也請女兒幫忙解讀了原注,老伯在一旁微笑著觀賞難得一見的場景─兩個好學的母女,一個快說,一個猛記。

素人天皇皆有碑

日本人很重視歷史人物事蹟,常會以豎立告示牌或石碑等方式紀念。

例如在大阪「通天閣」旁一處角落,便豎立一個「王將紀念碑」,上面說明曾有一位棋藝高手,常常在此處打敗群雄,後來並以下棋為業,打敗天下無敵手。

在仙台城區內,則有一個「護國寺」,其前院右側立有一紀念碑,則是為紀念某位天皇到此參拜的事蹟。

漫步於哲學之道

更有趣的是,在京都通往銀閣寺的小橋旁,有一條名為「白川」的疏水道,道旁的沙石小徑,總長約一點五公里,也豎著一告示牌,名為「哲學之道」,源於日本哲學家西田幾多郎曾在這一帶散步、沉思而得名。

沿路土堤因有畫家橋本關雪的夫人種植五百株櫻花,所以春天櫻花盛開,便成有名的櫻花小徑,到了秋天,又換成楓紅之路,冬天更有雪柳垂映在水面,四季景色極美,因而入選為日本最棒的一百條道路呢!

我們到達時已近中午,兩位孩子和我,輪流站在小徑上跟告示牌合照後,肚子已飢腸轆轆了,於是決定先解決民生問題再來認識「哲學之道」。

不動堂前貴人榻

先去面對不遠的超市買好便當,回到哲學之道,漫步一小段路,發現岸邊有一處臨水階梯,正是最好歇息所在,於是大夥兒選好位置坐下,頭頂濃密樹蔭,眼看潺潺流水,身受涼風吹拂下,吃飽喝足後,身心都很滿足舒暢了。良辰美景中,大夥兒就地打盹起來,雖然季節不對沒有櫻花,還是十足享受一場「櫻花樹下」的美夢!

另有一處讓人印象深刻的「貴人榻」,則豎立在金閣寺靠近「不動堂」的竹屋前,是為紀念某位日皇來此一遊、下榻休息之處。我好奇地坐上「貴人榻」的竹椅照相,兒子立刻說:「媽!那是皇帝坐的耶!」我說:「我客串一下當貴人,蠻好玩耶!」大夥兒都笑了。

仙台忙探幽 故事多

在兒女帶領下,我們一大早去參觀位在仙台市區的「晚翠草堂」。早先看了旅遊手冊,知道是土井晚翠的故居,也就是〈荒城之月〉名曲作詞者的老家,我隨興哼著那首歌,一路上竟和孩子們勾起許多童年往事……。

記得孩子們小時,為了鼓舞他們上兒童音樂班,每每以好吃的點心當「紅蘿蔔」,同時媽媽也跟著學而時習之。其中〈荒城之月〉一曲,因為簡易動聽,所以不但每個孩子都曾當作彈琴練習曲,我也因陪伴他們練琴,自然而然學會了。

名人故居荒城月

看起來像是堂主後人的主人,站在門口招呼我們,簽名留念後,我女兒告訴他,我很樂意分享〈荒城之月〉這首歌,老先生立刻露出驚喜的笑容,我也很得意的逐句唱完。他一再道謝,誠摯表示:演唱者的熱情回饋,正是對他及先人表達真誠的敬意和熱忱!

「晚翠草堂」的房子雖然已老舊,但是卻展示了很多紀念性的圖片、書法、文稿及用品,其中有一幅毛筆字寫著「天地有情」,筆風十分飄逸俐落,這也是詩人土井晚翠的第一本詩集名字。

還有一份文件,說明此紀念館的由來。原來,最早建成的「晚翠草堂」,曾經被戰火燒毀,後經東北大學的學生集資再興建,主人大約住了三年,謝世後才改成紀念館。如此有情有義的學生,能具體傳承恩師智慧遺產,這份深厚的師生情誼,值得傳為美談。

迷你松島好修行

仙台「松島」是日本三大風景之一,其海域擁有兩百多個小島,其中有一處「雄島」僅以一紅色小橋和陸地相連,此迷你小島上,種滿了大大小小的松樹,十分有特色。

據說,雄島是日本古代許多高僧修行之地,果然,我們在島上看到很多石窟佛像,也有詩人題字的石碑,女兒忙趨近辨讀,但大部都已殘缺模糊了。

遠眺海中迎松風

我們繞島一周,即已近中午,選在松下的長板椅上歇息,近看或遠眺海中小島,時有往來遊艇穿梭,形成一幅動人美景,不時陣陣松風迎面吹來,感覺身心都清涼舒爽極了,也令人忍不住嘖嘖稱讚:「在此優美情境中修行,不成仙、不得道還真難呢!」

雄島上滿地可愛的小松果,成為觀光客最愛的紀念品,只見人人踩著,看松樹、聽松濤、彎腰撿松果,真是不亦樂乎。

踏松歸去人清淨

一旁的老伴、兒子,已在松樹下放鬆打盹兒,兩人一動也不動,身上灑滿如雨般落下的松葉,幾乎快變身成「松樹人」了!

依依不捨地離開「雄島」,踩著滿地的松葉地毯,不時高聲地吟唱「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那首詩,一時間覺得遠離俗世,身心內外皆清淨!

青森採蘋果 驚喜多

女兒在規畫旅遊行程時,看到日文旅遊書中,有特別推介青森市郊採蘋果的景點,我們好奇地安排半天去探個究竟,買車票時,女兒跟售票員交談一會兒,才知道連在地人也很少去過,問其原因,售票小姐竟說:「市區內四處都是水果批發商,物美又價廉,何必親自跑去摘呢?」

初相見就驚艷

其實,「吃蘋果」和「採蘋果」,滋味完全不同,難怪這種採蘋果行程,當地人視為笑談,反而許多外地人,卻專程搭遊覽車來玩呢!

果然,搭上一天才來回三班次的客車,坐到終點的田茂木野站,就只剩我們一家人。四十幾分鐘的車程,沿途散見一些工廠,但直到靠近山腳下,才有蘋果園出現。

坐在車上第一眼乍見蘋果樹時,真是驚艷不已!「哇!蘋果又大又紅!」、「比廣告單上看到的更漂亮咧!」、「整棵樹果實纍纍,好壯觀喔!」眾人歡呼般脫口稱讚起來。

幸遇熱情園主

台灣市場中的蘋果攤上,曾看見寫著類似「青森市青果組合」字樣的紙箱,印證這兒就是日本蘋果的故鄉,但想不到親眼看到蘋果長在樹上的風采,卻更覺生趣盎然、香甜可口,更加體會看見生命鮮活原貌的幸福!

下車後,貼近樹旁看得更過癮,再把這一帶的果園都先逛一回,順便問了幾家開放入園採果的規則,最後決定落腳在最初見到的那一家,進園享受難得的採果樂。

園主是一位已經六十八歲的歐吉桑,他本來和兒子在果園工作,見我們走入門口的店裡,就過來親切地招呼著,滿臉黝黑皺紋的笑容中,流露出飽經風霜洗禮的動人美感。

他跟來客寒喧一陣子後,對於外國人能自己找上門的能耐,表示很驚訝和佩服。

入園費很公道

我們看他入園費很公道,決定請他之後做「宅急便」外送服務,他也很熱心地要幫忙看店的孫女,切了四、五個不同種類的蘋果請我們試吃挑選,後來知道是要送給住在東京的親戚,便建議我們:「選『世界一』最好,東京人最愛紅嘟嘟又大顆的品種,我們常送去那兒展覽,最清楚了。」

該園另外還有比較香甜的「北斗」及「陸奧」兩品種,外子一見「北斗」兩字,就湧現「他鄉遇故知」的情感,立刻告訢園主說:「北斗是我們的家鄉,我和內人就是『北斗高中』畢業的。」老先生聽了一臉茫然,女兒趕緊跟他解釋:台灣也有一處地名叫「北斗」。

幸得採摘機會

老先生一聽,馬上笑著說:「我原來只知道天上有北斗七星,今天才知道人間也有北斗人,還專程從台灣跑來日本買北斗蘋果喔!」老先生風趣的話語,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起來。

本來園主的想法,是讓我們去逛逛果園即可,他會把倉庫的現貨拿出來裝箱,但我們考量新鮮度及能否限時專送,於是婉轉地對他說:「我們很想親眼看看送給親戚的禮物,原來長在樹上的可愛模樣,可以嗎?」

老伯聽了立刻體貼笑著說:「那乾脆你們跟我去現場採,我招待你們,不收入園費好了。」幾句好話,就讓我們輕易地賺到兩全其美的願望了。

拜倒蘋果裙下

我們一頭鑽進蘋果樹林裡,全身立刻被蘋果包圍起來了,眼前看的、身後碰的、頭上頂的、腳邊靠的,通通是活生生、粉嫩嫩、紅艷艷的蘋果,伸手撫摸,還真是大得一手無法掌握耶!

一時間,捨不得摘離枝頭,乾脆請它當模特兒,陪我們擺出各種可愛、逗趣的姿勢,一會兒拉起一長串掛胸前當項練,一會兒抓兩顆貼住兩頰扮蘋果臉,過一會兒又圍在腰際當另類皮帶,還留下張大口想一親芳澤的畫面……。

乘興爬上粗壯的樹幹,登高看到滿園的蘋果,人也變得富足起來。接著又在低垂的枝葉下猛拍特寫鏡頭,簡直變成游走整個園區的蘋果達人啦!

採果也有訣竅

老伯教我們如何選取熟果才好吃,怎樣摘取才不傷果身及樹枝,起初沒信心,逐一請他過目才下手,接著就領悟出竅門了││先選定目標,伸出手掌托住,反向折斷蒂枝,立刻「噗!」地一聲,沉甸甸的果實就握在手中,那是一種收穫、一份滿足、更是一股成就感!

我們一共採摘了四大果籃,外子還扮演推車手,把滿載而歸的蘋果推回農舍,笑容掛在大夥兒的臉上,豐收的喜悅更蕩漾在大家心窩深處……

蘋果種類繁多

接著,我們在老伯的店面,幫他把四十多個頂級蘋果,套上網袋、裝箱、打包,透過女兒現場口譯,竟也跟老伯聊得很開心,我看店內牆上貼著「笑賣繁盛」的標語,請問他是什麼含意,園主笑著說:「顧客是上帝送來的禮物,當然要笑臉接待啊!」對照老伯對來客熱情的招待,見證他是說到做到的實踐家!

老伯和來客相談甚歡,接著又從抽屜出掏三個墊板大放送,原來,墊板上印著跟蘋果相關的文字和圖案,正面標題寫著:「每天歡喜吃蘋果,朝氣蓬勃真快活。」下面有兩排共十二種蘋果圖片,並註明各類蘋果的收穫期,以及顏色、酸甜度、適合吃法等。

自然而然行銷

背面更是以漫畫手法,畫出蘋果由一月份修枝期,到十一月份收穫期,其間要按時從事施肥、除草、噴藥、授粉、疏果、套袋、解袋、疏葉共十個栽培步驟。讓我這外國人,讀後都會興起「始知園中果,粒粒皆辛苦」的感動心情,也更加敬佩農人吃苦耐勞的精神。

整張傳單製作精美、圖文並茂,充滿知識性及教育性,而且做成兼具寫字、熱湯墊、煽風等實用物品,更有保存價值。這些創意的做法,很值得台灣的產業界學習和參考的。

在果園裡盤桓了近三個小時,臨走前又買下一籃滿滿的蘋果,打算在往後的旅途中天天啃個高興,好好享受特別加味的戰利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