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初學者,除了確實穿戴全套裝備、護具,吳相羅和陳長富不約而同地建議:「基本動作最重要。」
劍道的基本動作有幾個部分,首要就是稱為「中段」的準備動作:雙手持劍置於腹前、上半身挺直、兩腳平行(左腳稍退一步,以腳尖支撐全身),「可別小看中段,準備動作時姿勢要穩固、心神要專注但不過於緊繃,學問可大了。」此外,還有學習正確持劍方式、調整姿勢和移位的「擺振」動作。
攻擊是劍道的核心之一,分做面部、手部(左右)、腰部(左右)和刺喉四個部位、六個點,「這些都是人體的要害,劍道賽就是比誰能準確擊中這些部位。」吳相羅說,正式的劍道賽局為三戰兩勝制,一局約三至五分鐘,擊中上述任一部位或對手犯規(如腳踩出界)即獲得一分,在時限內先得兩分即贏得該局,先贏兩局就是勝者。
「完美的基本動作,就是要讓劍變成手的延伸、甚至是整個身體的一部分。」吳相羅表示,出劍就如同投手將一記快速球投進捕手手套,在一瞬間內,劍、手腕、肘部、腰、腿……都要一次到位、一氣呵成。基礎動作若不紮實,年輕時反應敏捷、身強體壯,或許影響不大,但等到年紀大、體能衰退時可就吃虧了。
「真正經驗老到的劍道好手,光靠基本動作,就可以讓人連接近他都做不到,更別說擊敗他。」吳相羅表示。
至於劍道的場地,陳長富表示,台北市正式的劍道場不少,但劍道練習或比賽,只要在有木板地面、夠寬敞、夠高的室內場地就能進行,所以無論協會或社區劍道班,多半都選在學校的體育館進行活動,而一般雙人對戰的場地規格是長寬各十一公尺的方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