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一位香港來的朋友逛咖啡專賣店,看到一個專泡拿鐵的咖啡壺,不但外型可愛,也很實用好清洗,我們兩個拿鐵愛好者都很心動。她一口氣買了兩個,付帳後看看我,有點納悶,我怎麼沒有買。
我也很喜歡這個咖啡壺,從成家開始,對廚房用品的喜好可說相當瘋狂,有新奇的都想納為己有。若是十多年前讓我看到這個咖啡壺,我會毫不猶豫買下來。但是隨著年齡增長,我對增添家中物品的意願,愈來愈淡了。
因為我愈來愈覺得,家裡的東西太多了。請朋友吃飯,大多在餐廳解決,偶爾在家中小聚,餐盤也是一套就好,尤其家人聚餐居多,自己人更不講究盤子美不美了。
想喝拿鐵,不用奶泡也可將就,喝沖泡式的即可,偶爾想享受一杯正宗的,就到咖啡店去吧!
想要把家中東西簡化的想法,起於十多年前公公去世,外子從小叔家帶回兩大袋物品。當時他工作忙碌沒時間整理,一年後外調香港,要我幫他整理。
這兩袋裡面有相片、獎狀、卡片、一張張寫了文字的紙片,零零散散。當時上班很忙累,回到家也沒心情去看它,休假日常往香港跑,這兩包東西就在書房裡又待了一年。直到我要赴香港前夕,終於狠下心來,利用一個周末仔細清理。
看到小叔和小姑念書時的獎狀和周記本,幫他們每人一袋收起來,相片也放入各人的袋子裡;至於紙片及紙條,是最麻煩的,因為很難判斷它的重要性,也很難決定要丟或要留,只好理成幾疊,讓外子傷腦筋。
整理這兩袋東西,花了我一天半的時間。
回顧我們家,才發現科技愈進步,人類的物欲需求愈強烈。書籍少說兩三千本,還有各種文件、筆記本,加上光碟片、電腦、印表機,光是書房可能就要一個月的時間來整理。
加上客廳、餐廳的零碎物件,臥房的衣物等等,大大小小至少上萬件。我想,將來我百年之後,我的孩子可能沒有耐心整理。更何況,我也不想給孩子添麻煩。最近幾年,這種感覺日漸強烈,我購物的欲望也逐年遞減。
我常常想將生活簡化,將家中用品減到最少,但是看來很不容易。至少,我正在朝這個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