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誕生
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熛焚。故白圭之行堤也,塞其穴,丈人之慎火也,塗其隙,是以白圭無水難,丈人無火患。此皆慎易以避難,敬細以遠大者也。──〈喻老〉
讀懂名句
千丈長的河堤,會因為螻蟻的洞穴而潰堤;百尺高的屋舍,會由於煙囪縫隙的煙火而焚毀。所以說,白圭在巡視堤防時,會小心地堵塞小的洞穴,老人家在預防火災時,會注意填補煙囪的裂縫,所以白圭善於治水,老人不會碰到火災。
這些都是因為他們謹慎於簡單的地方,以避免難以處理的災難;恭敬應付細小的地方,以遠離巨大的禍患。
名句故事
《國語》一書中提到:「川壅而潰,傷人必多。」堤防雖然能夠阻止洪水,一旦潰堤,造成的損傷,往往難以估計。
堤防建成以後,不但會遭受風雨的吹打、波浪的沖刷,還會受到穴居動物的侵害,尤其是白蟻等,白蟻挖掘的洞穴雖然小,但會逐漸蝕空堤防,以至於大水來時,會造成《呂氏春秋》所說「巨防容螻,而漂邑殺人」的情形。
戰國初期有一個極為知名的水利專家,名叫白圭,又名丹。他曾經自豪說:「丹之治水也,愈於禹。」意思是說他比古時的大禹還懂得治水。在堯舜的時代,大禹奉命治水,花了十三的時間,三過家門而不入,這才平定了水患。至於白圭,他所做的工作就簡單多了,不過就是填填堤防的洞穴而已。
為什麼大禹治水時,耗盡心思氣力,而白圭治水時,卻如此輕鬆自在呢?說穿了其實沒什麼,只不過一個是在洪水氾濫以後才加以治理,另一個防患於未然,如此而已。韓非從白圭治水的方法領悟到一個道理:「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熛焚。」
他的意思是說,要避免大災禍的最好辦法就是留心小過錯,統治者在治國時應了解這個道理,平常人在做事上也應該要把握這個原則。
新說名句
西元一九八六年一月廿八日,美國太空梭挑戰者號在萬眾矚目下升空,人們透過電視轉播,看著太空梭升空的偉大景象。不久,人們親看到令人駭異的事情,在挑戰者號升空後七十三秒,它突然化為一團巨大的火球。這次太空梭的失事,使美國大約蒙受了二百億台幣的鉅額損失,也使得七名經過長時間培訓的太空人,白白地犧牲了性命。
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一次太空梭爆炸的事件。事後,美國花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研究失事的原因。調查結果出爐後,人們驚訝地發現,故障的並不是什麼重要的機件,而只是一個小小的零件,原來是因為太空梭升空的那天,室外的氣溫偏低,使得太空梭輔助推進器裡的一個圓形密封墊圈失去原有的彈性,造成助推器無法完全密封。輔助推進器被點燃後,熱氣穿過接合劑,就這麼把圓形環毀掉,燃料因而外洩。在高溫的情況下,燃料引發了爆炸,造成了這次意外。
韓非所說的:「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熛焚。」確實值得所有經營者,好好思考的課題。
(商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