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運英 寺院本土化最佳推手

人間社記者阮本美/文‧黃士玲/攝 |2009.07.10
740觀看次
字級



北島佛光山導覽義工梁運英,是寺院本土化最佳推手。人間社記者黃士玲攝


孩子受關照 當義工回饋 導覽、文宣、培訓樣樣軋一角

【人間社記者阮本美奧克蘭報導】國際佛光會紐西蘭北島協會英文分會會員梁運英是新加坡華僑,一九九○年在新加坡陪同孩子到佛光山道場參加兒童佛學班上課,開始接觸佛法。二○○三年成為北島佛光山的義工,協助成立英文分會、周日兒童佛學班、規畫培訓導覽義工、編輯英文版《佛光世紀》、英文媒體文宣,道場活動文宣海報、成立電腦班等事項,可說參與了道場大部份的工作。

梁運英能在急促的時間壓力下,在照顧家庭之外,有條不紊地完成一項項不可思議的任務,使人不得不佩服她嚴謹的組織力,高效率的執行力和專業周到的思考力。

她是如何發願成為義工的?「因為當初我的孩子在佛學班受到許多師兄師姐的照顧,所以想把心中的感恩透過義工工作回饋給十方大眾。」因而,在北島佛光山成立「兒童英文佛學班」,讓菩提種子在幼小心靈上播種,是她實踐心願的第一步。當她看到孩子們回到家中,讓父母感受出「學佛的孩子不一樣」,所有的辛苦付出都值得了。

由於義工群內能夠將英文的聽、說、讀、寫運用自如的人不多,因此,所有有關英文弘法活動的規畫、文宣,幾乎全仰仗她一人構想推行。「寺院本土化」是大師的理念,而梁運英正是北島佛光山推動本土化理念,不可或缺的推手。

北島佛光山莊嚴的道場吸引了紐西蘭人的眼光,當時尚未完工,不能正式開放給大眾參觀,但是隨著一波波來自各地的旅客都要求入寺參觀。她知道幫忙成立「導覽義工組」是當務之急。

就這樣,梁運英因著在二○○五年臨危授命,在「開放日」當天,領著新組織成的導覽義工團,創下在七小時之內帶領湧入道場的一百個參觀團、共四千人參觀的傲人的紀錄,成為當地政府規畫開放景點中人潮最多的熱門景點,甚至上了當地報紙的頭條新聞;至今,梁運英還是堅守著導覽工作,熱心地為道場做介紹、文宣的崗位。

不論在寺院當指導老師、導覽義工或在家中撰寫企劃,梁運英的敬業精神都令人欽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