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戰鬥部隊撤出伊拉克城鎮,十三萬駐伊美軍將擔負起支援角色,這代表自伊拉克戰爭開打以來,美國直接占領伊拉克六年多後,開始從台前走向幕後。
美伊駐軍地位協議是由美國前任布希政府去年簽訂的,這一行動也符合現任歐巴馬政府的戰略調整需要,即從伊拉克逐步撤出軍隊,把戰略重心轉向阿富汗。
不過,美軍戰鬥部隊從城鎮撤出,並非意味美國從此撒手不管。伊國防部與美軍建立了軍事協調委員會,該委員會可授予美軍在伊城鎮的軍事行動權,如果伊方「提出請求」,美軍戰鬥部隊仍可在伊城鎮執行戰鬥任務。
美國充分利用去年簽訂的美伊駐軍地位協議中的模糊之處,為繼續掌控伊拉克埋下伏筆。撤出細節並未對外界公布,但據媒體報導,美伊重新界定「城市界限」。
最典型的就是巴格達國際機場附近的駐紮有兩萬多美軍的龐大軍事基地群「勝利營地」,被畫分為「巴格達郊區」,而非「巴格達城市」,所以不受駐軍地位協議限制。一部分美軍被定義為「非戰鬥部隊」繼續駐紮在巴格達市中心「綠區」內,擔任快速反應部隊,以保護美國使館等重要設施。
「把伊拉克留給伊拉克人」是歐巴馬的一個策略。一些美國官員指出,給伊拉克「更有效的非軍事支援」將比「直接的軍事干涉」更有利。
歐巴馬日前在埃及對伊斯蘭世界發表演講時強調,美國將幫助伊拉克塑造更好的未來。分析家認為,這代表美國將繼續在伊拉克保持控制性影響力,讓伊拉克沿著美國規畫的道路走下去,成為美國在中東的戰略支點和「民主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