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臨床佛教護理計畫 義工陪伴患者 冥想祈福減壓 帶來了寧靜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根據美國醫院協會的數字顯示,百分之六十八的公立醫院設有宗教護理計畫,但其中卻很少有佛教僧侶。不過,在曼哈頓貝絲猶太醫療中心,則有二十多位在職或培訓中的佛教義工,為孕婦、癌症晚期患者等提供冥想、祈福,有時還幫助醫院裡精神壓力過大的醫護人員。
克申法師與楚鐸法師共同創辦了紐約禪學中心。二○○八年,他們成為首個被美國「臨床宗教教育協會」認可的臨床佛教護理計畫。楚鐸法師說 :「我有明確目標,又為病人健康著想,這個計畫有何不可呢?」
支持此計畫的人認為,當美國數百萬病人在為巨額醫藥費愁眉不展之時,尋求其他療法顯得更為重要。禪學中心鼓勵人們透過打坐冥想、呼吸練習和簡單談話,把自己從壓力和痛苦中脫離,即使無法治癒疾病,這也能讓人變得輕鬆愉快,而且法師能多陪伴病人,這是忙碌的醫護人員做不到的。
很多人認為佛教徒的出現,給忙亂的醫院帶來了寧靜,病人通常歡迎他們。
「但不是每個人都歡迎我們。」在猶太醫療中心進修的禪學生鮑勃說,不久前他走進一間病房,病人朝他大喊:「我是猶太人,滾!」面對這種反應,鮑勃用溫和態度面對,他說,把他轟出房間的病人也是可以被理解的,只要病人感到平靜就好。
鮑勃總是輕輕敲門,然後坐在病人旁邊,靜靜陪伴他們,或是鼓勵病人進行呼吸練習以緩解疼痛。
聆聽病人抱怨病情,「這是我們最主要的工作。」鮑勃說,他們甚至會跟著天主教病友一起進行禱告。
每周,楚鐸法師會走訪精神病院,那是貝絲醫療中心的一部分。這裡大多數病人都經歷過一段悲慘人生,也許曾經蓬頭垢面,或是流浪街頭。
但如今,他們一邊享受頭部按摩,嘴裡一邊朗誦《妙法蓮華經》,楚鐸法師輕柔的聲音在房間縈繞,驅逐了煩人的嘈雜,一位病人表示:「每當我進行冥想時,就彷彿到了美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