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宗教護理 僧侶受歡迎

 |2009.06.23
1188觀看次
字級

美國臨床佛教護理計畫 義工陪伴患者 冥想祈福減壓 帶來了寧靜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根據美國醫院協會的數字顯示,百分之六十八的公立醫院設有宗教護理計畫,但其中卻很少有佛教僧侶。不過,在曼哈頓貝絲猶太醫療中心,則有二十多位在職或培訓中的佛教義工,為孕婦、癌症晚期患者等提供冥想、祈福,有時還幫助醫院裡精神壓力過大的醫護人員。

克申法師與楚鐸法師共同創辦了紐約禪學中心。二○○八年,他們成為首個被美國「臨床宗教教育協會」認可的臨床佛教護理計畫。楚鐸法師說 :「我有明確目標,又為病人健康著想,這個計畫有何不可呢?」

支持此計畫的人認為,當美國數百萬病人在為巨額醫藥費愁眉不展之時,尋求其他療法顯得更為重要。禪學中心鼓勵人們透過打坐冥想、呼吸練習和簡單談話,把自己從壓力和痛苦中脫離,即使無法治癒疾病,這也能讓人變得輕鬆愉快,而且法師能多陪伴病人,這是忙碌的醫護人員做不到的。

很多人認為佛教徒的出現,給忙亂的醫院帶來了寧靜,病人通常歡迎他們。

「但不是每個人都歡迎我們。」在猶太醫療中心進修的禪學生鮑勃說,不久前他走進一間病房,病人朝他大喊:「我是猶太人,滾!」面對這種反應,鮑勃用溫和態度面對,他說,把他轟出房間的病人也是可以被理解的,只要病人感到平靜就好。

鮑勃總是輕輕敲門,然後坐在病人旁邊,靜靜陪伴他們,或是鼓勵病人進行呼吸練習以緩解疼痛。

聆聽病人抱怨病情,「這是我們最主要的工作。」鮑勃說,他們甚至會跟著天主教病友一起進行禱告。

每周,楚鐸法師會走訪精神病院,那是貝絲醫療中心的一部分。這裡大多數病人都經歷過一段悲慘人生,也許曾經蓬頭垢面,或是流浪街頭。

但如今,他們一邊享受頭部按摩,嘴裡一邊朗誦《妙法蓮華經》,楚鐸法師輕柔的聲音在房間縈繞,驅逐了煩人的嘈雜,一位病人表示:「每當我進行冥想時,就彷彿到了美麗的地方。」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