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畢業典禮 上山下海砸水球

記者黃揚明 |2009.06.21
1377觀看次
字級

國中小愛活動體驗 高中喜主題包裝 教部樂觀其成 學者籲民主扎根

【記者黃揚明專題報導】「青青校樹,萋萋庭草,欣霑化雨如膏……」上一代熟悉的畢業歌曲,現代畢業季節已少有機會聽到,愈來愈多學校的畢業典禮不再只是師生排排坐,師長致詞、頒獎而已,因為有各式各樣「另類」畢業活動取而代之。

上山、下海、運動、農耕乃至砸水球等活動,讓許多師長絞盡腦汁,希望畢業典禮更具生命力,讓畢業生體會更多。創意畢業活動眾多,是否能讓畢業生更珍惜求學歷程,甚至面臨下一階段挑戰前,展現出學習成果?

國中小學畢業典禮較多「創意活動體驗」,高中則大多以「主題包裝、角色扮演、自拍影片」等方式進行,至於大專院校則因畢業生人數較多,畢業典禮較傳統,只能在周邊活動增添創意。

內湖高中 水球教省水

各校另類畢業活動中,以台北市立內湖高中的「水球大戰」歷史最悠久,舉辦至今已邁入第十九年,只見操場上萬顆水球齊飛,場面相當熱鬧。學務主任戈伯元表示,水球大戰源於畢業典禮後畢業生解熱消暑的娛樂活動,為避免發生意外,經創校校長林煇與學生溝通、訂定遊戲規則後,水球大戰成為該校傳統,水球丟得愈高,象徵畢業生考得愈好。

戈伯元指出,民國九十一、九十二年因限水危機與SARS疫情,內湖高中水球大戰曾兩度停辦,之後面對外界對該活動浪費水資源質疑,為延續得來不易的水球傳統,學生主動發起為期兩周的「省水大作戰」,全校齊心省水,活動配合節約水資源宣導,使學生更自動自發省水,今年更締造創校以來當日最少用水量紀錄。

基於安全考量,戈伯元強調,水球洗禮過程中,嚴禁畢業生互丟頸部以上及腰部以下要害部位,「因為安全才是活動最高指導原則」,且水球洗禮結束後,師生一同彎下腰撿拾水球屑,不留下任何垃圾,在活動中學習自重、自制與自我負責;該校以「活動內中」做為訴求,亦即透過活動進行教育。

中央大學 煙火成歷史

國立中央大學也曾有畢業典禮施放「煙火秀」的傳統,但近兩年已取消,中大學務處表示,十一年前因畢業周邊活動少,選擇施放煙火讓畢業生留下絢爛回憶。近年因畢業活動充實,包括園遊會、舞會等,加上煙火施放昂貴,十分鐘就花費十萬元,校方考量支出效應決定取消。

中大畢業生張家銘認為取消煙火「很可惜」,因為在畢業前留下的美麗回憶是「無價」的;另一位李同學則認為煙火影響不大,但學校缺乏大型室內場地舉辦畢業典禮,許多畢業生無法親身參與才可惜。

中大學務處解釋,原舉辦畢業典禮的大禮堂整修中,這兩年選在體育館舉辦,僅可容納七百人,雖超過半數畢業生無法入場,但透過室外同步轉播,加上各學院也會舉辦各院畢業典禮,影響有限。

校方家長 須充分溝通

教育部國教司司長楊昌裕指出,各校畢業活動發揮創意與活力,重點在於是否「安全」、具有「教育意義」,只要校方與家長充分溝通,在各個細節做好完善準備,教育部均樂觀其成。

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副教授賴祥蔚則認為,現在是民主時代,畢業典禮的形式內容也應該經過學生的集體討論,透過集思廣益的方式,不但能讓孩子一起動腦思考如何完成最難忘的畢業儀式,也能讓民主機制的種子在孩子的心裡扎根。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