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小撇步】文字的效用

姚儀敏 |2009.06.19
918觀看次
字級

不必留戀文字過往的風光,那個文字被看得很崇高、很神聖、幾乎就跟信仰一樣擁有強大力量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讀過本國文化史的人都知道,古代的巫師被視為具有與上天溝通的神力,而文字就是傳達上天旨意的工具。加上從前百姓的識字率極低,在不識字的情況下,對文字的疏離感,難免轉化成了崇拜與敬畏。

尤其中文的形音義所賦予的意義甚深,拆合之後可以臆測個人所想的事情,對排憂解惑相當有用,人們自然相信文字擁有難以言說的力量,於是逐步產生了一些禁忌,如:字紙不能亂丟、書不能坐。

在那個時代,當你費盡唇舌去勸一個人,他要聽不進去的話,寫幾個字給他看看,保證效果立見;在那樣的時代,文字更是士大夫感情的寄託、生命的重心、現實中的優勢。

因為士大夫利用掌控文字的權力,造成他們與平民在身分上的差距,對他們來說,文字就像名牌標籤一樣,代表的是某種程度以上的質感。加上科舉制度的推波助瀾,把寫作當成檢驗一個人能力高下的的客觀標準,即使那些科場失意的文人,也有機會被各級官員招聘為幕僚,從而分享權力。文字或寫作,自然而然成了辨識特定階層的身分標誌。 不過現在,教育普及早已打破了這層優勢,去掉了神秘面紗,文字的功能對大部分人而言,只剩下表達和溝通,能夠靠著它傳遞複雜的意念,讓別人充分了解自己,就是目前文字的主要效用。

不過,雖然文字不再被某些階層獨享寡占,但是要活用這項工具依然得靠技巧,衍生出來的新趨勢是:那些沒辦法用文字表達自己的人,能力再強,也很吃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