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號公路女孩
作者:米麗安‧泰維茲
譯者:張琰
出版社:貓頭鷹
這個夏天,諾蜜還要再失去什麼?姊姊帶著媽媽整理的行李與祝福走了;媽媽忘了帶護照也在半夜走了。我問爸爸為何媽沒帶我走?他說:因為你還在睡。可以離開的人永遠都比不能離開的人酷,我是不能離開的人,因為這間空蕩蕩的屋子裡還有一個老男人,他除了我以外沒有別人…。青春的苦悶說來一點也不值錢,何況是在信奉門諾教派的保守小鎮「東村」,我比較想住在紐約那個自由又時髦的東村,跟搖滾樂手隨時到格林威治村閒晃。
周芬伶說:「這是一本青春之書,也是叛逆之書,是你我都經歷過,但想也想不清楚,說也說不明白之事」
─周芬伶導讀
到底是誰的錯?
作者:桂文亞
出版社:聯合報
童年的記憶就像永遠盛開的花朵,濾過歲月的斑痕,留下的是生命的輝煌。
本書收集了十七篇桂文亞的兒童文學作品,既有兒童散文的真實親歷性,又有兒童小說引人入勝的架構和情節。其中最突出的作品,是涉及生離死別這些人生的重大主題─也是兒童文學中最難以碰觸的藝術呈現領域。
寫童年有許多寫法,本書強調兒童視角的敘述策略,「兒童意識的生動呈現」是這本書最大的特色,篇篇都是樸實耐讀的佳作。
放任心中的一百次流浪
作者:劉軒
出版社:時報
你或許還記得那個在《Why Not?給自己一點自由》裡的劉軒,從哈佛休學一年,去阿拉斯加幫忙蓋房子、在墨西哥住在水龍頭打開只會流出泥水的小旅舍。你可能也還記得那個在《作書蟲也作玩家》裡的劉軒,一邊念研究所,一邊玩音樂。
他也永遠是那個在父親筆下《超越自己》、《創造自己》、《肯定自己》,接受讀者關注的劉軒。但是他現在說:要用行動寫自己的生活,因為日子是自己在過,所以要自己決定怎麼過。在不同的城鄉之間漫遊,思索現代生活的意義,發生在自己與朋友身上的感情事件,使他對愛情有獨到的見解。回想過往的自己,繼續調整面對未來的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