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觀講座‧摩訶止觀】 正修行--助道對治(十七)

永本 |2009.06.10
388觀看次
字級

觀心無常中,心念如蓋印,剎那間,文字就顯現出來,無一念能住止。現前的五陰如「印」;中陰身處,其意義如「印泥」;中陰身滅去,名為「印壞」;中陰身再現,名為「文成」。又,風之氣是依身而有,名為「出、入息」;此出入息遷變、謝去,出息不保入息,因人命在呼吸間故。《毘曇》說:「人的生命,是非色(質)、非心法。」說明生命的本質不屬於會變壞的色法,亦不是專屬心意識的造作。

《大集經》上說:「出、入息名為『壽命』。」一息不來,即名「命終」。《增壹阿含經》:比丘白佛:人之壽命,連七日都不能保有,乃至一念間之出入息亦不能保。佛言:「善哉!此乃善修無常耶!」故,世尊告訴比丘:「當於出入息中,思維死想,便能解脫生、老、病、死愁憂苦惱。」

勉勵在家人

又,觀各種惡業,猶如怨家,又如鳥類競肉一般。經云:「剎那間生起惡念,禍殃遭墜無間地獄」。只一剎那間的惡業,都容易導至墮地獄之重業,何況時常於惡念中,造業則無量無邊。

惡業如怨家、欠債,常被惡業所驅使。若要償還此怨債,不被惡業所牽纏,稍為償還此業快圓滿時,其它的煩惱又再生起,去住無期。

世間的無常變化,是不擇富豪或賢能的;世間國土危脆不堅固,是難以依護的;如何能安然、期望活到百歲呢?活著時,四方追求,貯存積聚財富;但財富尚未積聚滿足時,人命已溘然長往了。所有遺產、財貨,徒為別人所有;冥冥獨自離開人間而逝,誰來問是與非呢?故應好好照顧善念。

勉勵出家人

或是出家人,滿懷對佛法的知解,或精進辦道,想要滅除懈怠之火,若是不能體悟無常,也是枉然!如諺語說:「可憐無五官之媚!」喻如雖精進不懈,卻不能有真正向道之心!若能察覺世間無常,比暴水、猛風、掣電,山、海、空、市,還要嚴重,是無逃避處的;能如此觀照,心必生大怖畏,眠不安穩、食不知味,如救頭然一般。白天、黑夜,日夜奔競,豈能為貪著世間財富,作無益己、益人之事,而造諸生死業耶?

出家之修道者,應該盡速斷絕所有煩惱羈鎖,超然向道而去;如野干(狼)從忍辱處出,只為爭出火宅中。早日從生命無常中,追求濟度生死之法門,是為破除常顛倒。(觀心無常竟)(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