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青年預告結婚日 300女子應徵新娘 決賽日一眼看中她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他們一見鍾情,見面第一天就舉行婚禮,美國明尼蘇達州的溫利克夫婦步上紅毯的過程超乎尋常,將近十一年的幸福婚姻則令人稱羨。
十五年前,還是大學生的大衛‧溫利克(David Weinlick)告訴朋友,他要在一九九八年六月十三日結婚。一九九七年,大衛和女友分手。
一九九八年,二十八歲的大衛早已準備好禮服、婚戒(一個失婚朋友送的禮物),但他連個女友都沒有,眼見結婚預告就要破局,朋友建議他應該積極地尋找新娘,於是他們發傳單、架網站,此事在電視台的推波助瀾之下,還播送廣告、登上新聞,至少有三百位女子應徵要當「溫利克太太」。
大衛的親友團熱切地組成五十五人「新娘評審委員會」。一九九八年六月十三日,上百位候選新娘聚集在明尼阿波利斯市進行決賽。那天,當地二十八歲女子伊麗莎白‧魯茲(Elizabeth Runze)在大街上為婚姻介紹公司發放傳單,遇見大衛。
單身的伊麗莎白和大衛交談不到五秒鐘,立即決定報名應徵當大衛的新娘。填寫關於自身喜好的問卷,當日上午十時,伊麗莎白和眾多候選人站上「新娘評審委員會」面前,接受提問和評選。
第一輪篩選,大衛親友團從中選出三十六人,當日下午三時,已經頭昏眼花的親友團評出可進入決賽的三強。最後一輪投票,伊麗莎白過關斬將一舉奪魁。一個小時後,伊麗莎白穿上婚紗,與素昧平生的大衛在一家購物中心舉行婚禮,互相宣誓「我願意」。
當時很多人都不看好這段沒有感情基礎的婚姻,但事實上他們發生化學變化的速度比想像中來得快。婚禮過後幾天,這對新婚夫妻去紐約,「哇,我不想唬弄妳,但我想我是愛妳的。」大衛這麼說時,自己也嚇了一跳。
他們即將攜手邁向第十一年,還有四個可愛的兒女。幸福之道為何?「我不認為有什麼秘訣,」大衛說,「我們努力要在一起,對彼此忠誠。」
至於有人認為,大衛和伊麗莎白這十一年來比較像是同居情侶而非夫妻,伊麗莎白說:「我不同意,婚姻就是婚姻。」她從不後悔閃電結婚,「我嫁了一個很棒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