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縫隙,一片天空

王瓊璜 |2009.05.29
1712觀看次
字級

「琴弦太鬆其音不成調,琴弦太緊其聲不和悅,不緊不鬆則令音聲和諧優美」,一個好的彈奏者必須調控好琴與弦的關係,才能彈奏出動人的音符。一個有經驗的木匠也會在做工時恰到好處地留下縫隙,因為隨著冷熱乾濕變幻無常,材料的形態也會發生微小的變化,小小的縫隙則可以包容這種變化,從而使整體結構不致發生改變。人也是一樣,要做一個成功的處世者,就要留一條縫隙給自己和他人。所謂「筆下留有餘地步,胸中養無限天機」,留一道縫隙,留一個台階,留一個餘地,不難為別人,亦不難為自己。

「水滿則溢,月盈則虧」這個道理人人都知道。然漢初的大功臣韓信卻無視它的存在。「韓信點兵,多多益善」,他狂妄自大,自滿輕狂,不知韜光養晦,終於招來了劉邦的猜忌,最終遭受夷滅三族的慘禍。而戰國時期的范蠡卻深諳其中三味,聰明地給自己「留一道縫隙」,功成身退,駕一葉扁舟,遨遊五湖四海,逍遙自在。

「腹有詩書氣自華」的蘇軾一生坎坷,從「烏台詩案」開始,他被一貶再貶,接踵而至的災難曾一度壓得他喘不過氣來。雖然他曾哀歎過,徬徨過,但他最終還是給自己的心靈敞開了一道吸納清風明月的縫隙。面對險惡,蘇軾唱出了「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面對茫茫天宇,他唱出了「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於是他的生命中迴盪著倜儻灑脫的華彩樂章。日本的大文豪川端康成就沒有給自己留一道縫隙,成名後,面對別人的盛情邀請,面對各種應酬,他不會拒絕,只能疲於應付。他的生活空間塞得太滿,令他幾乎喘不過氣來。於是,在巨大的精神壓力面前,這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終於崩潰,那一刻,櫻花落了一地。在離開這個世界之前,他曾無助地歎息:「太壅塞了!」「我希望從所有名譽中擺脫出來,讓我自由。」可見,壅塞足以致命。

人總喜歡追求完美,但不同因緣條件的呈顯,也必然有其條件的限制。因此,是圓的就能滾動,卻無法穩定;是方的就能穩定,卻不能滾動。這世間那裡有完美的人或物?因此,給自己留一條縫隙,對自己不必求全責備,只要盡心盡力,行所當行,為所當為即可;給別人留一條縫隙,「人至察則無徒,水至清則無魚」,多體貼、多寬容、多尊重,這個社會必然更加和諧。

泥土如果沒有縫隙,就失去了承載生命的榮耀;高山如果沒有縫隙,就失去了深谷幽澗的美景

;綠葉如果沒有縫隙,就失去了斑駁樹影的變化。環視八荒六合,四海宇宙,縫隙處處存在,在每一處生機下潛伏,在每一處美景後延伸,自然規律啟迪著我們去領悟生活的哲理。因此,讓我們給心靈留一道縫隙吧,只有這樣,心靈中的亮光才能從縫隙裡迸射出來,照亮一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