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學者合作 運用電腦科技 成功重現四十弦薩基拉琴樂音 並可演奏完整樂章
【人間社記者觀珩綜合外電報導】義大利科學家運用先進的電腦科技,電子鍵盤模擬彈奏,重現失傳千年的古希臘四十弦薩基拉琴美妙旋律。
根據史料記載,四十弦薩基拉琴形似現代豎琴或古代弦樂器薩泰利琴,有四十根長短不一的琴弦,史學家認為,是由古希臘伊庇魯斯地區(今希臘和阿爾巴尼亞)安布拉基亞的著名音樂家伊匹戈納斯傳入古希臘。伊匹戈納斯首次不用琴撥,直接用手指彈奏四十弦薩基拉琴,堪稱創舉。
電腦專家對這種古樂器外形沒有確切概念,而是透過研究史料模擬其演奏聲音。
為模擬單弦琴的聲音,考古學家、工程師和史學家合作採集數據,包括描述古樂器形狀和製作材料,再將這些數據編入電腦程序:數百台電腦共同運轉分析數據,歷經四小時,終於編出一段三十秒的樂曲;目前研究人員已能還原四十弦薩基拉琴演奏的完整樂章,並傳送上網分享。
工程師魏奇南卓說,四十弦薩基拉琴的樂聲清脆、嘹亮,十分有趣,是中世紀和巴洛克時期的音樂。
古希臘音樂的起源,與宗教或人類早期社會化活動有極為密切的關係,古希臘神話認為歌唱起源於神,西方世界中的Music一詞,源於古希臘Muse(繆斯)的語詞。在古希臘神話,繆斯司職藝術,開始時,只有三位,其中兩位體現藝術的共同特點即學習和技藝,第三位的名字是歌。繆斯女神在後來的神話發展成九位,是包括歌唱的詩樂歌舞及科學綜合體。
古希臘偉大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認為,音樂直接模仿人的七情六慾,因此,人類聆聽模仿某種感情的音樂時,也能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