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子嶺之戀綿延半世紀

周朝/文‧攝影 |2005.08.21
495觀看次
字級

「嶺頂春風吹微微,滿山花開正當時,蝴蝶多情飛相隨……」這首著名的「「關子嶺之戀」,讓人朗朗上口,綿延半個世紀,美妙的風景,涼風徐徐的涼風,已重現另一番新氣象。

四大溫泉 聲名遠播
關子嶺位於台南縣白河鎮東側,為枕頭山之高嶺,因閩南語中,「高」與「關」發音近似,故而得名。由於週邊有枕頭山、虎頭山等群巒環抱著,又有溫泉、山產、農特產品、果園等資源,風光旖旎。

溫泉區位在關子嶺北麓,泉源在枕頭山、虎頭山、鷲鳳山等山巒環抱的滾水溪左岸,泉水由石縫中湧出,水質滑膩,帶有重重的硫磺味,呈灰黑色,屬鹼性苦泉,早在日據時代,日軍駐守關子嶺時,即發現此溫泉,因而開闢山路,設建公園,興築旅社等,又加上一首「關子嶺之戀」歌謠催化,遊客絡繹不絕,聲名遠播。

台灣島嶼上的溫泉,均分佈於主要斷層線上,或其附近。關子嶺溫泉即位於新莊酖觸口斷層線南端,屬於第三紀層中之溫泉,多與油或氣露頭有關,係上昇水溫泉,泉溫可能來自地熱及上昇時之磨擦熱。而從地形上看,溫泉大都出現於山谷底部之河床上,湧上地點距離地面水或地下水都不遠,但關子嶺溫泉,露頭高出河床達三十公尺。

在白河鎮內,關子嶺、六重溪都有出產溫泉,兩地相互毗鄰,距程不遠,然僅關子嶺因溫泉質、泉量均較六重溪為佳,而予以開始利用。關子嶺溫泉的開發利用很早,明治年間,無意間發現河谷上冒著蒸氣,而發現了關子嶺溫泉,在此搭建臨時小屋,試泡溫泉治療風濕病,效果明顯得到痊癒,乃逐步進行開發。

白河鎮最早鑿開之山路
關子嶺溫泉所作的溫泉成分報告,其中含有「鐳」的說法,轟動一時,此後,關子嶺溫泉能治百病,風景優美之說,膾炙人口。翌年,官府所屬的貴賓館「聽水庵」落成,係為了當時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巡視關子嶺而築建。斯時,擴展關子嶺道路,開鑿崆洞隧道,為白河鎮最早鑿開之山路,可見當時受重視的程度。

此後,日本高級警官及日本本土顯貴,紛紛來到,逐漸打開關子嶺旅遊之盛名。大正五年以後,「洗心館」、「暢神庵」(今警光山莊)陸續開業,其他如關子嶺郵局、高爾夫球場等陸續開辦,至日治末期,先後成立了五家溫泉旅舍,另外,尚有飯館、藝品店,關子嶺溫泉聚落至此已完全成型,於是,「關子嶺溫泉」馳名全台,成為「南瀛八景」之首。

關子嶺溫泉區的開發,牽動關子嶺「嶺上林業聚落」與「嶺下溫泉聚落」之成型與發展。嶺上聚落以林產為主要經濟活動;嶺下聚落以溫泉、旅遊機能為主,是典型的商業觀光區。

山峰環峙四季如春
關子嶺隸屬於台南縣白河鎮白水溪上游之幽谷,有枕頭山、虎頭山、大凍山、雞籠山等諸山峰環峙,山明水秀,四季如春,恍如仙境,先後列入「南瀛八景」、「新南瀛八景十勝」之一。它的自然環境特色,有台地地形、天然氣、溫泉等,為台灣南部著名的溫泉鄉。整個關子嶺溫泉風景區,除溫泉區外,還有其他遊憩點,如枕頭山、大凍山、紅葉公園、好漢坡、水火同源、火山碧雲寺、大仙寺等,再配合鄰近眾多遊憩點,如大葉楠生態植物園、崁頭福安宮、白河水庫、白河賞蓮(荷)、鹿寮水庫等。

枕頭山位在關子嶺台地西方,古稱「玉案山」,又稱「玉枕山」,山之南腹有「水火同源」奇勝,北麓有「火神廟」,由於狀似麒麟尾,所以,在山麓有一處「麒麟尾」的村落,而關子嶺溫泉,傳說為「麒麟尿」,久負盛名的水火同源,俗稱「麒麟吐火」,現為台南縣境內著名假日登山路線。

紅葉公園又稱「關子嶺公園」,園內種植各種花木,尤以楓樹為最多,每至深秋,紅葉片片,益顯突出,景致迷人。好漢坡位於關子嶺形象商圈芳谷溫泉旅社後方,也是通往嶺頂公園之石階路,計約有兩百八十層。

水中有火,火中有水

水火同源在枕頭山麓西南,傳說是清康熙四十年(西元一七○一年),由福建高僧參徹所發現。在康熙五十五年高拱乾修「台灣府志」中,即有相關記錄:「玉案山(即今枕頭山)後之麓有小山,其下水石相錯,石罅泉湧,火出水中,有燄有煙,燄高三尺,晝夜不絕,置草木其上,則煙生,燄烈皆化為燼。」水火同源又稱「水火洞」,火燄自泉水中冒出,燄火青純,沒有煙霧,高約三、四尺。水火本不相容,然而,此地的地質構造特殊,崖壁有天然氣冒出,經點燃火燄永不熄滅,於是,形成水中有火,火中有水的「水火同源」特殊景觀。大地震之前,水火同源的火燄,集中成一束,火勢旺盛;地震後,火燄分散從多處孔隙冒出,火勢較弱,猶如浮在水面的幾朵小花。鄉人視此現象為神蹟,在日據時代,即刻有一尊石佛酖「水火神君」(不動神君),供放在出火處之上,以供民眾膜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