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心律大樹報導】從事景觀園藝設計的黃全成,受到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精神感召,為佛陀紀念館花藝區設計景觀已四年,讓他體會到大自然的奧妙,即便是一根腐朽的木材,經過一番改造後,可以創造出美好的庭園藝術造景;一塊不起眼的石頭,經過巧心慧思的安排後,也能變成山水奇景的布局。
黃全成來自嘉義縣竹崎鄉的阿里山腳下,小時經常隨著從事砍伐林業的父親上山工作,對山林樹木培養出一分感情,感受到大地所散發出的芬芳氣息,發願要保護山林,將一片枯土轉化為綠地。在當完兵後,經歷一番社會磨練,於民國七十八年,投入自己深感興趣的環保景觀設計工作。
前年,颱風過後,佛光山上許多被吹倒的樹木陸續運出,丟棄在垃圾場。看到此一場景的他,覺得這些木頭還很結實,棄之可惜,於是撿回來再改造後,在花園裡呈現一座座天然的盪鞦韆、寬廣的大型木椅及設計出石板行人步道,提供給往來的行人乘涼休憩之用。
曾受留日園藝名師指導的他,秉持佛門「惜福結緣利人天」的觀念,與妻子蔡明麗開設「俯拾皆是企業社」,認為任何看得到的東西皆是可以創作的材料,曾以山林為背景,將一堆石塊如同拼盤般,堆砌成一座有著噴泉湧現的竹林瀑布,堪稱景觀傑作。
從事景觀設計多年,以前在忙碌的生活打轉,自從到佛光山設計景觀後,感受到星雲大師所提倡的人間佛教意境很好,讓他從原本著重外在的美好環境,如今懂得反觀自我。他認為如果人人能將佛法融入工作、生活中,不僅慾望會減少,社會問題降低,且可淨化人心。
黃全成的故事今晚七時十五分於中央廣播電台「寶島溫情」節目中播出。收聽網址:www.cns.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