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板印象中,生了小孩的女人,成天在奶瓶、尿布堆中打滾,才女變成黃臉婆,好像不變笨也難。但根據《紐約時報》報導,最新的動物研究顯示,生育其實對腦部有重組作用,對於母親(也包括父親)的認知能力、競爭力與工作效率,甚至社交技巧都有幫助。
好個「生育讓人變得更聰明」!看到這則報導,我馬上拿給一位朋友看,鼓勵這位有產後憂鬱症的新手媽媽,千萬不要太沮喪,因為她剛休完產假回到公司,突然覺得自己「好像」變笨了,非常擔心是否會被職場淘汰。
《紐約時報》的這則動物實驗報導,不但可以為有產後憂鬱症的媽媽打氣,也證實了我這個資深媽咪在職場中體驗到的:很多生育過的職業婦女不但工作效率高,而且管理能力、處理情緒的能力也高。為什麼?道理很簡單,因為她們在養育兒女的經驗中,已磨練出同理心和理解技巧,正好可以運用到實際工作與管理層面。
養育孩子 磨練長智慧
現代父母常自嘲是「三明治」世代。我倒沒有這麼哀怨,反而覺得在養育兩個十分有個性的男孩過程中,時時接招,學習處理他們給我出的「功課」,雖然吃了不少苦頭、犯了不少錯,但當我和孩子的爸互相鼓勵用更多的愛心、耐心,一次次度過難關後,也被他們磨練、成長的不少。
正因為如此,一旦在職場上碰到一波波令人惱怒、不公,甚至屈辱的事時,反而有能力為自己打氣,要求自己有更大的寬容心和同理心,不斷生出智慧,去面對、接受、處理,乃至於放下。
常常,我在職場上看到一些優秀的女性,能漂亮而大器地處理棘手、突發的人與事,在鼓掌之餘,發現這多少都和她們有著母親的角色有關;而一些情緒、修養、能力都還有很大進步空間的女性,我在一旁冷眼旁觀,總不免想著:如果送子觀音能幫忙她,讓她能養育孩子,或許就不會那麼自我、任性了吧!
育兒更增包容心與效率
生不生育,真的有這麼大差別嗎?目前我還沒看到國內有這樣的調查報告,當然不可以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但是以我個人工作二十多年的職場觀察,的確看到不少這樣的案例:
有母親身分的職業婦女,如果家庭、事業兩頭忙,還能把孩子照顧得品學兼優、身心健康,她待人處事的智慧與能力、效率,通常都很有一套;而未生育的女性,優秀者當然也是滿地都是,但是仔細觀察後發現,她們的忍耐度、包容心實在有待加強,即使是未生育但婚姻關係良好的女性也是如此,或許差別最大的原因,就在於她們沒有被自己的孩子「磨」過吧!
《紐約時報》的動物實驗報導,讓辛苦育兒的母親擺脫新手媽媽看起來比較遲鈍的刻板印象;而職業婦女媽咪更要有信心和耐力,將您家小菩薩交給您的「功課」做好,增長出更多智慧,好好發揮在職場上,做個有效率又有競爭力的優質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