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真跡45件 多數首次面世 有書信、筆記、經文等 開展首日台灣佛教界瞻仰
【本報香港電】「弘一大師遺墨紀念展」十八日在廈門開展,前來參加首屆海峽論壇的台灣中國佛教會理事長凈良法師在搭船返台前,率近二十僧眾前往瞻仰,留下「高山仰止」的墨跡。
由廈門市弘一法師研究會與廈門華僑博物院等單位聯袂主辦的紀念展,共展出弘一大師親筆手書真跡四十五件,有書信、筆記、經文、經偈、佛號等,都是稀世罕見藝術珍品,而且幾乎都是首次展出。
其中,血書《四佛號》「南無大智殊師利菩薩,南無大行普賢菩薩,南無大愿地藏菩薩,南無當來下生彌勒菩薩」,為弘一大師存世書法作品展品中僅見的血書文字。弘一大師早年曾想用血寫經,因身體虛弱,被印光大師勸止,因而,首次展出的這一血書極為罕見。
主辦單位說,此次展出的弘一大師墨寶,部分來自廈門和泉州的私人藏家,部分來自參與主辦紀念展的浙江平湖李叔同紀念館和泉州市弘一大師學術研究會。
弘一大師一生與閩南結緣甚深,他俗姓李,名文濤,字叔同,祖籍浙江平湖,世居天津。早年留學日本,學習西洋音樂、繪畫,是中國現代文藝先驅者。一九一八年在杭州虎跑寺棄俗皈依佛門,一九二八年十一月乘船前往泰國途經廈門,因陳敬賢居士熱情招待和南普陀諸法師挽留,從此與閩南結緣,其晚年大部分歲月在閩南各地寺院駐錫梵遊,研經弘法。從一九二八年到一九四二年的十四年間,弘一大師共在廈門停留四十五個月,與廈門結下深厚因緣。一九四二年,弘一大師圓寂於泉州溫陵養老院。
為紀念這位偉大高僧,廈門市兩年前成立弘一法師研究會,在國際博物館日舉辦「弘一大師遺墨紀念展」,以紀念一代律學高僧終生惕勵情操、不斷超越自我的精神和認真嚴謹、一絲不茍的行為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