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銅佛像是以銅鑄成,外表鍍金的佛菩薩像。其製作以青銅像為胎體,外面塗抹金汞相溶的金泥,加熱後使汞蒸發,剩下金附著在銅胎上,再加以打磨,細刻而成,具有金碧輝煌的神聖莊嚴感,展現佛教經典中「身金黃色」的佛相莊嚴特徵。
由於材質珍貴、製作不易,金銅佛像大多形體較小而精緻,便以攜帶供奉於佛寺和信眾家中,或納藏於佛塔地宮。而少數大尊金銅佛像因法難破壞,也很少保存下來。
現今中國最早的金銅佛像是五胡十六國建武四年(三三八年)佛坐像。
金銅造像與石雕造像風格演變大致相同,五胡十六國樸實古拙有印度犍陀羅影響,北魏漢化後神態秀骨清像,北齊時典雅簡練,唐代豐滿端嚴,宋代以後有溫和世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