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歌劇魅影」、「鐘樓怪人」兩檔大型音樂劇,先後在國家音樂廳和台北巨蛋上演,讓雅好此道的民眾大飽眼福,也拓展了國內藝文表演市場。
台灣購票看藝文表演的人口,每年只有四十萬人次,經紀公司基於成本考量,不敢輕易安排製作成本龐大的節目來台。國人必須遠赴歐美,或趁鄰國邀演時就近搶購門票,始能一飽眼福,既花錢又費時。但情況已經慢慢改變。
年初登場的「歌劇魅影」,演出月餘,天天爆滿。「鐘樓怪人」上周四起在一萬多席的台北巨蛋連續演出十一場,因演員唱作俱佳,口碑帶動票房,本周正逢學生春假和台商返鄉掃墓進入高峰,後勢看好。
才第一季,這兩場大秀就吸引了十多萬觀眾,加上台北巨蛋去年底開幕秀—張學友的音樂劇「雪狼湖」。也有七萬觀眾,顯示戲好、號召力夠,就不愁沒人捧場。
台北巨蛋是「鐘樓怪人」在世界巡演以來最大的舞台,也最貼近八年前首演時的規模。劇團特別從七百多位專業舞者中甄選十六位與特技演員,在氣勢恢弘的舞台上,以奔放的現代舞、街舞與特技展現力與美,也秀出歌舞劇的新風貌。
五十二首歌曲貫穿全劇,深刻詮釋大文豪雨果筆下的淒美愛情和自私慾念的人性考驗,戲劇張力十足。七位歌藝精湛的主角唱來緊湊動聽。尤其在演出和「安可」曲中善意加入一、二句華語,畫龍點睛,更令觀眾瘋狂,值回票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