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布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發展金融服務業有成的香港從二百個評比的城市脫穎而出,位居兩岸四地之冠,台北第二。
台北在公共部門和生活環境競爭力兩評比項目名列第一,人才、企業本體和創新環境三項也都進入前三名,整體表現僅次於香港。去年十月,台灣的工商建研會曾發布類似調查,亦由台北領先群倫,實力可觀。
台灣城市高雄、新竹、基隆、台南都擠入前二十名,表現看似不差,但受到近幾年來總體經濟成長減緩影響,中、嘉兩市競爭力不進反退。
相對於對岸珠三角廣州、長三角上海和環渤海灣北京等城市快速崛起,台灣領先優勢亮起紅燈。
台灣發展經濟較早,基礎建設、生活環境較佳,人才軟體相對充足,領先大陸城市不足為奇。但是對岸的經濟成長爆發力強勁,連深處內陸的中、西南部各大城都在積極整合資源快速發展,已有迎頭趕上之勢。
香港同樣面臨大陸城市威脅,但憑藉金融自由、推展觀光續創高峰。去年旅港遊客兩千三百萬人次,為當地居民三倍,且繼續躍升,競爭力龍頭並非浪得虛名。但若和全球一百個國家地區評比,香港落居第十一名,顯示天外有天。
聯合國根據「健康的生活、知識水平、生活水準」等三項指標評估各國的幸福指數,挪威已經連續四年在全球排名第一,更是值得台灣效法學習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