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素的開始,緣於一次朋友邀請到舊金山參加的婚禮,朋友帶她去吃了一家名聞遐邇、必須至少三個月以前預定位子的餐廳,即便是素食,也做得色香味俱全,到現在還令她齒頰留香。「比起阿媽時代只能吃些菜脯麵筋,現代人吃素實在是項享受。難怪在環保及健康主義抬頭之際,素食已蔚為世界風潮。」話裡彷彿還傳出香味來。
後來開始親近佛法,吃六齋、十齋、而後十齋再加早齋,一直為自己留些「餘地」,是擔心自己還有一絲嘴饞、應酬時會不方便……,但在十年前終於下定決心。
那時小兒子一出生就因健康不佳而住進加護病房。整整兩個月,她參與他的奮鬥,也看到了許多和命運力搏的早產兒及病童,對生命產生刻骨銘心的體悟│健康的肉體是上天最大的賜予│生命得之不易啊!於是,再也不想因滿足口慾而傷及另一份生命。
好朋友都擔心她營養不良,也的確有朋友因為天天只吃蔬菜而嚴重貧血。「其實,吃得均衡,再加上持之以恆的運動,現在的我比以前常吃大魚大肉時還要輕盈健康。」她認為,充分的準備、正確的認知,對有心嘗試素食者十分重要!其實最重要的還是正確的心態─吃素是一種生活態度,是身心靈的同步修養,心中的貪慾瞋恨、生活的各種壓力,比葷食帶來更多毒素。
「對!慈悲才是素食主義的中心思想,有慈悲,有對生命的尊重,吃不吃素已是次要的了!」陳藹玲把吃素當做符合生命的自然生息運作,使得身心的變化,在自在的狀況下,呈現本然的進行,帶出了愉悅、清靜、祥和的狀態:「生命是很無常的,小孩的身體很寶貴,所吃的一切有情,都同樣是有生命的。」
吃素後,身體有精神,連呼吸都感覺很輕巧:「懷老四時,過程比較辛苦,為了想替小孩增加福報,所以增加了吃素的次數。在家中幾乎吃全素,但出外應酬時,因為不希望別人以異樣的眼光來看我,所以都跟大家吃一樣。所以,一直無法下定決心吃全素。」
直到師父跟她說:「生命是很無常的,小孩的身體很寶貴,而所吃的一切有情,都同樣是有生命的。」聽了這番話,突然有所醒悟,從此不再吃肉。以後,就自然的不想吃,不愛吃肉了。
陳藹玲在吃素的過程中,遭遇很多壓力,最主要的是來自婆婆與媽媽,吃素後身體比較瘦。以前吃肉時,也是瘦,但容易累,吃素後,身體比較有精神,連呼吸都感覺很輕巧,氣也不再那麼多,不再那麼容易憤怒,心性上感覺比較寧靜。
先生和小孩都不吃素怎麼辦?「在家多隨順因緣吃肉邊素。自在的吃,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