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觀光局推動台灣北海岸的野柳地質公園申請名列世界地質公園,希望女王頭、海蝕壺穴、燭台石等稀有景觀,成為旅遊的新「嬌」點,昨、今天舉辦「二○○九年東亞地質公園國際研討會」,邀請學者實地勘查。
台灣雖小,但是位居地處歐亞大陸板塊、菲律賓海板塊交界處,是新造山運動隆起的高山島嶼,因此地質資源豐富,包括太魯閣、東北角、花東縱谷、澎湖等地方,都具有列入世界地質公園名錄的條件。
觀光局長賴瑟珍表示,目前因為政治因素,我國還無法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認可,但世界地質公園是一個踏板,可以讓世界認識、看見台灣,吸引觀光客來台。
以野柳地質公園為例,去年遊客達到八十二萬人次,國外遊客人數的比率更是大幅度地增加,從民國九十六年的百分之十八點一,到去年的近百分之四十,顯見野柳地質公園深具國際觀光吸引力,預估今年全年遊客將可突破一百萬人次,國際觀光客比率預計將突破百分之四十。
野柳地質公園預計明年完成申請作業,只要國際的政治氛圍改善,就能順利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遞交申請書,進入世界地質公園的名錄。
在東亞地質公園國際研討會中,國外專家也建議,野柳地質公園更可串連整個東北角海岸,延伸更多獨特的地形,吸引國際間愛好地景生態、主題式旅遊、高所得的國際觀光客,帶動整體觀光產值及當地社經發展。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為了保護地球襲產及促進永續發展,推動「世界地質公園」計畫,除了針對特殊地質地形景觀進行保育,更包含了周邊的自然生態與人文景觀,強調以開發促進保護。目前全球已有五十七個世界地質公園,中國大陸就有二十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