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美國最新統計,申請赴美就讀研究所的外籍生,成長率連三年下降,今年申請讀碩士的學生比去年銳減一成七,可能是金融海嘯,學費太高,加上擔心畢業後找不到工作。
美國研究學院委員會報告指出,外籍生申請就讀美國今年研究所課程的人數仍較去年增長百分之四,但增幅逐年減少,二○○六至二○○八年三年間的增幅分別為百分之十二、百分之九和百分之六。
美國前三大外籍生來源國,雖申請今年研究所秋季班的中國學生較去年增加百分之十六,但印度、南韓申請人數分別減少百分之九及百方之六。較特別的是,中東學生今年申請到美國讀研究所的人數成長兩成,連續四年都是兩位數百分比成長。
若以學位別區分,申請讀博士的外籍生增加百分之五,但申請讀碩士的人數量銳減百分之十七,或許是受到全球信貸緊縮影響,讀博士通常會提供獎助和津貼,比讀碩士更吸引人。
華爾街日報分析,如此結果凸顯全球經濟的新現實:一方面,一些國家改善自身教育系統,將學生留在國內,或吸納本來可能到美國留學的外籍生。另方面,全球經濟衰退,加上美國出現反對聘雇外國人聲浪,意味美國學費令一部分人難以負擔,還有一部分人擔心畢業後找不到工作。
國際教育者協會發言人奧克斯表示,英、澳和加拿大等一些國家採積極開放的教育政策,讓外籍生畢業後居留及找工作更容易,不需重新申請簽證。相較一些美國政府機構不鼓勵招聘外國員工;擔心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影響外籍生到美國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