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台灣飲料市場,「能量飲料」是個全新名詞,以果菜汁打出特色的波蜜,今年推出能量蔬果汁而打了頭陣,也是目前唯一的上市能量飲料。套上「能量」二字,會不會讓消費者聯想到咖啡因?
根據國際前鋒論壇報報導,在美國,紅牛(Red Bull)、Monster、Full Throttle、Amp等能量飲料,一年的銷售總額平均至少三十億美元(台幣九百億元),青少年飲用後有反胃、心律不整的案例,原因皆來自咖啡因含量。
營養師吳宛穎認為,兩種能量產品不可混為一談,因為「能量蔬果飲料」包含花青素、葉黃素、兒茶素、茄紅素、β胡蘿蔔素,都是能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物,沒有咖啡因含量。如果說,青少年不宜飲用能量相關產品,多半是擔心糖份含量過高,會對體重產生威脅。
吳宛穎說,透過五元素的攝取,「能量蔬果飲料」還能擺脫「囤女」害怕肥胖的煩惱。「花青素以及葉黃素,這兩個元素不只有益抗氧化,同時在保護眼睛、防止心血管疾病、修護細胞……等各方面都有不錯的幫助,平日就該多加攝取,讓自己的身體維持在最佳狀態。」她認為,因囤女日益增多,能量飲料在台灣還有很大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