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文學獎短篇小說 獲獎作品風格化、完整化、故事化

人間社記者陸文娟 |2009.04.10
901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陸文娟大林報導】第三屆南華文學獎於昨日在南華大學成均館舉行決審,此次競選作品主題是短篇小說,因此邀請鍾文音、廖鴻基及舞鶴(陳國城)等知名小說家擔任評審。

今年文學獎共收九十件作品,初審三十二篇進決審,並於九日決審出最優秀的六篇作品,評審在經過兩個半小時激烈討論後,最後選出東華大學許俐葳〈蘿莉塔少年〉、暨南國際大學謝明成〈跳〉、東華大學楊瀅靜〈母親島〉、東海大學包冠涵〈焚後〉、政治大學祁立峰〈獨占〉及中國文化大學Jens Kastner〈一個用粉筆寫的俄文句〉等六篇作品,得獎者可獲獎杯及獎金兩萬元,作品將刊載於《人間福報》。

舞鶴認為,此次參賽作品大多因字數限制,使作者較難充分發揮,他認為,意涵表達是否完整是他評審的準則。鍾文音則表示,此次作品題材多元,她所欣賞的作品偏向風格化,認為鄉土題材應該融入現代視角,而且作者作品,應充分展現生活感觸。廖鴻基則著重文學是講故事的體裁,故事講得好不好,如何妥當講述,是他的決選重點。

南華大學文學系系主任鄭定國表示,南華文學獎前三屆競選主題分別為詩、散文與短篇小說,投稿水準逐年提升,對熱中文學創作的大專校院學生具鼓勵作用外,也使文學獎成為國內大專青年重要的文學創作獎項之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