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椅上的英倫舊--瞥見舊街區的新氣象

柔之/文 梁銘毅/圖 |2006.03.22
929觀看次
字級

倫敦的舊街區(Old Street)顧名思義是指老舊的街區,這一帶的歷史可追溯到中世紀,甚至讓人想到喬叟時代的街景———人生百態的繁華區。「舊」很可能不是「老」,只是舊情調,多的是人喜歡沉湎在那樣的舊時光裡;年輕人也講求傳統、有內涵,故也不放棄沾一點舊文化的光輝餘漾。舊可以不是老,而是滋養,就像這個街區。在這個舊街區翻新就是承傳的意思,現代英國人沾了點此區的昔日光輝,都成了上等人,大家刮目相看,誰也不敢輕視他。要在台北找到類似的舊街區,大概只能找迪化街,而且是外僑眼中的迪化街,因為他們對東方有一種理想色彩的憧憬,他們看迪化街就像看自己本國的街道:「一條鋪石街道上,裊裊的霧氣在涼風習習的清晨慢慢向上飄酘酘真像走進過去的時光隧道......」

舊街區有的是新舊並陳的街景:教堂與金融大樓、騎馬的女警員與雙層巴士酘酘若要找單一的舊情調街景,又富於文學聯想的,首先我們可以來到布瑞德街的彌爾敦(John Milton)故居「展鷹」。當年啟發人「罪惡英雄──撒旦」的文學家,至今除了他的「失樂園」一詞還掛著空名在流行之外,似乎也鮮少人士提及他了。彌爾敦即使舊得過時了,人們還是記得他,雖然是掛著空名。新與舊的差別是不是就是指這種內涵的失落呢?然而即使掛著空名,盡失內容,彌爾頓無形的影子還是緊緊追著你不放,果然名符其實的「撒旦」。現代人提到「失樂園」已經忘了原著的本意,「失樂園」原意是指:撒旦背叛上帝而失去天堂樂園。如今,人們卻將其轉意為夏娃偷食禁果失去了樂園。所以,新舊之間倘若稍一疏忽就會失去聯繫,徒掛空名也許只是為了裝飾,因為這本書是彌爾敦的名著,人人都以認識這位古人為榮。不管你認不認識他,他都如影隨形;他來到了現代,看到了現代版的「失樂園」,瞥見這樣的新氣象,或許也會笑一笑,好像他早就料到了。

舊街的舊景有兩種,一種是教堂建築的舊,另一種是傳統生活的舊。要找舊教堂可以到大聖巴多羅買教堂(St. Bartholomew the Great),它是倫敦最古老的教堂,據說裡面有一座拱門是當時彌爾敦避難之處。這座──二三年建的老教堂裡面有一座聖母禮拜堂,由於歷史最悠久,已經成為最具紀念價值的結婚禮堂,沿用至今仍深受歡迎。現代電影「你是我今生的新娘」裡面的婚禮取景也是借用此處拍的,所以這間具有深紅禮拜座椅的教堂就蒙上了一層喜氣,有了新氣象,如此就可以無視於陰陰暗沉的氣氛;人們年年於此舉行婚禮,照樣洋溢著美滿與幸福。倘若要尋找舊生活,那麼再走到巷道型的布街,就可以找到類似喬叟時代的生活景觀,有些文人喜歡這裡的居住環境,是因為生活方便宜人,可能人一出門就可以買到民生所需,省時又便利,最重要的是,還可以看到中世紀的手推車,發人思古之幽情。這種新時代中的舊生活似乎讓人有種穩妥安全的感覺,好像在說歷史請走慢點,時間你慢慢走,好讓人享受無事的生活。

現代人還有別具意義的文學節,大概現代人喜歡熱鬧,而文學實在太靜態了,於是就籌辦了類似嘉年華的文學節慶,就像各樣傳統的節慶一樣,人們可借此名義歡聚在一起,讓文學立體化,活潑起來。再加上邀請知名人士參加助興,也可鼓舞文學風氣,我想這也是舊時代的喬叟樂意看到的。穿過巴多羅買庭園就可以找到倫敦博物館,首屆的倫敦文學節就在此舉行。然而文學節雖然是一種新氣象,但參與的人卻不見得熱絡,畢竟還是項新創舉。

除了文學節之外,倫敦人還設立了許多別具風格的文學獎。設立文學獎理當為文教機構才對,這裡卻有一項別開生面的文學獎,因為是一家知名的酒廠設立的。酒廠給人的聯想就是歡飲聲色的印象,若要跟文學聯想起來,大概就是詩人飲酒助詩興的場面吧。彌爾頓街上就有一家惠特比酒廠,這是家還保存著道地傳統風格的啤酒廠,一九七○年以來就設立了惠特比圖書獎,頒發文學獎給像泰德.休斯(Ted Hughes)這樣的文人。他的《生日詩簡》於一九九九年獲得此獎,不過,詩人卻早於三個月就去世了。從酒廠釀造的酒來看,它的瓶裝有種復古的鄉村風格,給人「舊瓶新酒」的印象,因此也有了我們想尋找的新氣象。再來看看檔案照片中運酒出廠的馬車,的確讓人產生古典的浪漫情懷,與現代的輸送交通工具比起來,更讓人想浪漫痛飲一杯,因此舊情懷有時的確需要細心保存下來,好讓在新氣象新鮮明亮的刺激中保留古典的柔和安穩。新近拍成休斯夫婦的傳記電影「瓶中美人」中,走的是「不訴諸古典真實」的路線,因此我們只有感到故事中現代影像處理的美,脫離了普拉絲(Sylvia Plath)照片中,那種難以言喻的現代與古典融於一的真實美感。

新氣象可以說是讓舊情調以另種混合的美感流傳下來的自然趨勢。從舊情調的內涵中煥發出與現代生活息息相關的新氣象,就是一種傳承。倫敦的舊街區如此,台北的迪化街就難以納入這樣的理想景況。在外僑眼中的迪化街還保留了中國人淡泊的生活美學,他們的印象如此,然而實際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