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約旦‧佩特拉古城 黃丁盛/攝影‧撰文 |2009.04.03 語音朗讀 91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約旦‧佩特拉古城【世界遺產編號101】1985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佩特拉(Petra)古城遺址,位於約旦首都安曼以南約二六二公里處,隱藏在死海和阿克巴灣之間海拔一千公尺的山峽中;係二千三百年前中東阿拉伯納巴泰人(Nabataeans)王朝的首都。「Petra」希臘文意為「岩石」,整座古城是從巨大的天然紅色岩壁所雕鑿出來,粉紅色彩斑斕美麗而有「玫瑰紅城(Rose Red City)」的美譽;實際上,這裡除了紅色岩石外,還有淡藍、橘紅、黃色、紫色和綠色等色彩豐富的岩石。在這極具隱密性的峽谷中,雕刻出融合亞述、希臘、埃及、羅馬等多元文明的宮殿、神殿、劇場、列柱大道、墓穴和水道等,其精密的設計與雕鑿工程之浩大與艱鉅,令人驚嘆不已;因為世界上再也沒有類似的神奇建築,無論「世界七大建築奇蹟」如何改變,佩特拉古城總是能列名其中。進入佩特拉古城的通道是一條極富戲劇性、長約一‧五公里、高二七○公尺的狹窄峽谷,最寬處約七公尺,最窄處僅二公尺左右,仰望蒼穹,藍天一線,充滿進入神秘時空隧道的夢幻氛圍。通道兩側鑿有洞窟、岩墓、水道等,峽谷盡頭豁然寬敞,聳立著一座依山雕鑿、造型雄偉的伊爾‧卡茲納赫(El-Khazneh)神殿,阿拉伯語意為「法老王寶藏神殿」,殿堂高六十公尺、寬約四十公尺,有六根科林斯式門柱,分上、下兩層,直至洞頂;它是西元前一世紀的建築,是納巴特王朝阿拉塔斯三世國王的陵墓。一九八九年印第安那‧瓊斯主演,膾炙人口的《法櫃奇兵》電影,便是以此地為尋找聖杯的拍攝場景,使佩特拉古城蜚聲國際。佩特拉古城內的宮殿、廟宇和墓塚等建築,是融合了希臘、羅馬和亞述人碩大剛強的藝術風格,加上阿拉伯遊牧民族納巴泰人本身的文化特色,成了別具一格的建築藝術;其中多數保留羅馬宮殿式的建築風格,反映了納巴泰王國五百年繁榮時期曾受到羅馬文化的影響。西元三世紀以後,佩特拉古城逐漸趨向衰落,最後漸漸被人遺忘;自十六世紀以後三百年,外界無人知曉古城佩特拉,直到一八一二年,瑞士一位探險家伯克哈特(J‧L Burckhar)重新發現了這裡,在銷聲匿跡了千年後,古城終於得以重見天日。圖說:(上圖)可容納七千人的古劇場遺跡,是用人工從岩壁中雕鑿而成的,與用石塊堆砌的露天劇場大不相同。(中圖)富戲劇性的古城通道盡頭,赫然出現「法老王寶藏神殿」。(下圖)整座佩特拉古城是從巨大的天然紅色岩壁所雕鑿出來的。 前一篇文章 【曾國藩家書名句】欲去驕字,不輕非笑人 欲去惰字,不晏起 下一篇文章 【賞心樂事】貝多芬的音樂與文學─愛的主題變奏 熱門新聞 01薑黃抗發炎保護大腦 清自由基防智力退化2025.07.2902【閃文集】 喵聲的魔法2025.07.290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12025.07.2904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5全民閱讀博覽會 南華大學傳遞書香 共建修行沃土2025.07.2906【寶島踏查】 松園別館:從軍事到藝文2025.07.2907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8賴索托佛光人 捐贈物資送暖2025.07.2909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10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植物禪】庭園有佛祖 【異國風情】舊金山的另一種懷舊風情【人間植物禪】 花在生活中【異國風情】 大索爾親身體會更能感受的美【人間植物禪】生死循環【異國風情】西藏之美美在濃厚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