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盡樂】庫爾特‧威爾

魚簡 |2009.04.02
538觀看次
字級

庫爾特‧威爾,一九○○年生於德國德騷,父親是當地猶太教堂的領誦人。威爾十二歲那年開始音樂啟蒙教育,他在教堂學習鋼琴、樂理、作曲及指揮。一九一五年他第一次公開演出,便顯露出過人的音樂天分。

一九一八年進入柏林高等音樂學院,從洪帕丁主修作曲。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他在一年後離開音樂學院,回到德騷與家人共度難關。這段期間他在歌劇院擔任見習指揮,同時創作了一些音樂作品,包括管弦樂組曲、交響詩及一些藝術歌曲。一九二○年他再度回到柏林,這次卻是追隨布索尼學習作曲。接著下來的三年之內,他同時向亞納克學習對位法。

威爾生長於動蕩不安的時代,認為音樂是改革社會的動力,而歌劇則是最有效的媒介。第一部歌劇《主角》,一九二六年在德雷斯頓上演。

他的理念與劇作家布萊希特的想法不謀而合,兩人交往期間達到很大的共鳴。他們一致同意藝術足以激發觀眾積極的處事態度。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三年之間,兩人攜手創作大量舞台劇作品。

他們的宗旨在於屏棄浪漫主義的華麗色彩,以更精簡的方式直接的表達思想與理念。作品包括《乞丐歌劇》、《三分錢的歌劇》等,其中引人注目的《馬哈哥尼城》,主要譏諷當時道德淪喪的社會現象,作品中音樂部分風格多變,包括流行音樂、爵士、舞曲等,帶來自由而多元化的音響效果。同一部作品在兩年後被擴展成為《馬哈哥尼城的興盛與衰敗》,結構發展成為三幕大型歌劇。

一九三三年,猶太血統令威爾不能繼續安身於德國,開始流亡在外的生涯。他首先在巴黎度過一段日子,之後轉而經倫敦遠赴美國。在美國度過他生命中的最後十四年,專注為百老匯創作音樂劇。

他結合了傳統古典音樂的特質與爵士樂的特色,成功創作了不少通俗音樂歌劇,引起廣泛注意。其中《黑夜中的女郎》與《街景》最令人難忘。一九五○年身在紐約的威爾心臟病發,自此告別音樂創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