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昨天舉行台灣分論壇,韓國法顯法師主講「佛教的組織管理」。記者邱麗玥攝
【人間社記者賴台生台北報導】「佛教的組織管理」分論壇昨天於台北道場登場,分四場次報告,十六位法師、學者發表十六篇論文。
佛光山教育院院長慈容法師致詞表示,「有規矩才成方圓,有組織才有制度」,佛教以大眾為主,身處資訊快速發展的時代,「佛教的組織管理」成為十分重要的議題,希望透過大眾的論文發表、討論,建構可長可久的管理模式。
發表人之一的佛光山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發表〈現代佛教僧團管理的組織發展與管理—以佛光山教團為例〉,指出佛光山的管理特色為「集體創作、制度領導、非佛不作、唯法所依」。
宗性法師發表〈傳統佛教僧團管理的目標的現代意義〉,介紹印度時期佛教僧團通過二部戒法、二十犍度的規範管理僧團,漢傳佛教將印度時期的戒律結合中國社會背景,陸續以「禪苑清規」、「百丈清規」、「二十四門儀則」從事僧團管理。
香光尼眾學院副院長見鼐法師發表〈從三增上學探討當代佛教僧團的發展與挑戰〉,說明當代僧團發展、管理,以戒、定、慧為指導原則,將佛教的修行藍圖與人文、科學相互學習,彼此截長補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