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達拉斯電】今年將邁向九十歲生日的劉春英,曾接生過數萬名哇哇墜地的嬰兒,八十歲才學習她衷心摯愛的古典鋼琴。如今一曲「山谷的百合」的悠揚樂音,從指尖自然地流洩而出。歲月在她的面容、身上留下痕跡,但她的心靈卻是永遠年輕。
劉春英出生恆春,十多年前,為了照顧外孫女而移民定居在美國德州布蘭諾市。
與鋼琴結緣是她念台南長榮女中的時後,學校有一台鋼琴,劉春英閒暇時會到琴房自己摸索,寒暑假時,擔任牧師的父親在布道時,她就幫著彈彈琴。
女中畢業後,她教了兩年小學,便考入台灣帝國大學(台灣大學的前身)的附設助產士學校,畢業後與台大醫學院婦產科的先生結婚。
婚後,劉春英跟著先生到基隆四腳亭開業,診所的工作非常忙碌,「做醫師的先生除非有緊急意外狀況,才由他來處理,所以大多數嬰兒是我在接生。
劉春英平時住在布蘭諾的一幢老人公寓內,她說,自幼就非常喜愛音樂,從幼稚園起就常上台唱歌,直到現在她也常去欣賞音樂會。但是她會在八十歲開始拜師學琴,其實說來也是偶然。因為她只會閩南語與日語,要找適合的鋼琴老師不易。
擔心劉春英平日太過無聊的女兒,幾經輾轉,終於為她找到了鋼琴老師黃秀芬,每周上課一次,每學期要她練兩首八到十頁的古典樂曲,兩年前開始幫忙擔任伴奏。
劉春英是位非常勤快認真的學生,為了多練鋼琴,買了兩架琴,一架放在自己的公寓,一架放在女兒家,琴譜也必定要準備兩份,以便到了女兒家也能彈琴。而原本有關節炎而僵硬的手指,現在也因經常練琴而變得柔軟靈活起來。
劉春英說,她在家中想彈琴就彈,彈累了便休息勾勾毛線,做一些手工藝品,或是看聖經、唱聖詩,散散步做運動,日子過得很充實。